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化学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二烯丙基二(十二烷基)溴化铵(DADD),用超声波分散其水溶液而形成微泡。用γ射线、偶氮二异丁睛(AIBN)、过硫酸铵(APS)引发使微泡发生聚合,井对所得的微泡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证明:用γ射线引发能使微泡双分子膜发生全部聚合、而用AIBN,APS引发则只能发生部分聚合,聚合后,微泡的形状(态),渗透性行为、相转变温度等都未发生变化,但其稳定性却提高了,用断裂电镜证实了本文所合成的微泡是单室的双分子膜微泡。  相似文献   
2.
通过动态力学谱试验(DMS)、应力-应变测量,研究了以丙烯腈、苯乙烯、醋酸乙烯酯等单体为共聚组分引入全(甲基)丙烯酸酯L′IPN(胶乳型互穿聚合物网络)中对共混体系阻尼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通过无规共聚引进不同链结构能有效调节材料室温域的阻尼水平;初步探讨了IPN(互穿聚合物网络)中某些组分侧链(基)结构对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可能原因;本文所研究的IPN体系在力学(物理)状态上处于皮革态,而交联密度、组分含量等对IPN的力学性能具有较为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研制了高分子药物-可乐定阴离子丙烯酸树脂盐并在模拟胃和小肠pH的缓冲液中进行了高分子药物的溶解释放试验。结果表明其中某些试样能够在微碱性的缓冲液中缓慢溶解释放,可望达到减少用药量。降低副作用和延长药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农药缓释剂的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将中西除虫菊酯用于控制释放,制备了以聚氨酯和聚脲为壁膜的微胶囊型缓释剂和以聚甲基丙烯酸酯为载体的整体型缓释剂(薄膜缓释剂)。分别用测残留量法和生物鉴定法测定了两种剂型缓释剂的农药释发速度,证明了它们的长效性和实用性。微胶囊型缓释剂的释放速度为常数,满足封闭—渗透释放机理;整体型缓释剂的农药释放速度在释放初期很快,然后变慢,满足扩散—溶质释放机理。  相似文献   
6.
7.
化工废水排污沟底泥中多种有机污染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德仁  龙凤山  郎佩珍 《色谱》1986,4(4):252-254
为测定某化工废水排污沟底泥中多种有机污染物,建立了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GC测定用电子俘获检测器(ECD)及火焰电离检测器(FID)两种检测器。每种检测器测定时均用两个极性不同的色谱柱分离、定性,结果较为可靠。比较了底泥样品三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效果。所提供方法操作  相似文献   
8.
9.
通过DMS、电镜、平衡溶胀比,密度等测定研究了将丙烯腈、醋酸乙烯酯等乙烯基单体作为共聚组分引入全(甲基)丙烯酸酯L'LPN(胶乳型互穿聚合物网络)中对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发现:种子乳液聚合所形成的L'IPN具有“核一壳”结构;通过地聚引进不同链结构能显著地调节IPN(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相容性;在一定范围内提高L'IPN中的网络密度对提高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是有效的;密度效应在IPN共混系统中存在,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二烯丙基甲基十二烷基季铵盐与二氧化硫的交替共聚物。研究了该聚合体系的聚合机理,由共聚组成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分析了络合物与自由单体参与增长的不同体系。通过~(13)C-NMR分析确定了共聚物具有五员环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