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CO2对硅酸钠-丙烯酰胺溶液聚合行为及产物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CO2分压下低浓度丙烯酰胺(AM)在硅酸钠溶液中的聚合反应行为, 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变仪及激光粒度仪等研究了产物的微观结构及其流变特性. 结果表明, 随着CO2浓度的增加, 产物的储能模量增加, 即黏弹性增大; 反应后生成的硅酸凝胶镶嵌在聚丙烯酰胺高分子凝胶网格中形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 在超声波作用下, 硅酸凝胶颗粒从体系中脱离, 检测到的颗粒粒径范围在280~900 nm之间, 且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 颗粒的平均粒径减小. 结果表明, CO2的存在使得AM及交联剂的分子扩散速度增加, 提高了AM分子之间及其与交联剂分子的接触几率, 从而提高了产物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2.
微乳酸的缓蚀行为及其在岩心中的酸化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乳酸的缓蚀行为及其在岩心中的酸化效果;土酸;微乳酸;油藏;缓蚀;填砂管;岩心  相似文献   
3.
微管中的酸化反应: 沉淀及界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玻璃微管模拟孔隙性油藏, 研究了微乳酸(O/W)、土酸(即HCl/HF混合物)在不同内径的玻璃微管中的反应. 结果表明, 土酸对微管内表面的溶蚀速率较快, 且在反应过程中发现有氟硅酸钾/钠沉淀析出; 而微乳酸的反应速度较慢, 反应过程中只发现一些蚀斑. 微管内径越小, 则反应产生的气泡越易发生聚并, 形成气液环状分布. 土酸在管内不同位置处的反应速率不同, 液气界面处的反应明显较快. 在相同压力梯度下, 50及25 μm微管经两种酸液体系酸蚀后蒸馏水在其中的流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管中反应 24 h), 即其流动能力明显增大; 蒸馏水在经微乳酸酸化后的微管中流动能力增加得更明显. 这不仅直观地证明了土酸在砂岩储层中酸化引起的二次沉淀反应, 而且土酸在微管中反应的界面效应也制约了酸化效果, 微乳酸在反应过程中不产生沉淀并能消除界面效应, 因而是一种较理想的酸化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