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固相反应制备了Mg1-xCuxTiO3(0.00≤x≤0.20)微波介电陶瓷,研究CuO烧结助剂对MgTiO3陶瓷的微观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O中的Cu2+离子会进入到MgTiO3晶格中并取代Mg2+,形成Mg1-xCuxTiO3固溶体。由于液相效应,适量的CuO可以促进MgTiO3陶瓷的致密化烧结,降低其烧结温度。Cu2+离子的A位取代会改变样品的TiO6八面体扭曲度。随着Cu2+离子含量的增加,会使MgTiO3陶瓷的结构稳定性降低。随着CuO含量的增加,晶粒的不均匀生长和液相的出现导致样品的品质因数(Qf)下降。同时,Mg1-xCuxTiO3陶瓷的相对密度、结构稳定性和平均共价度的降低也会恶化陶瓷的Qf值。样品的介电常数(εr)与离子极化率、杂相和TiO6八面体扭曲度相关。样品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随TiO6八面体扭曲度的增加而减小。当x=0.08时,样品可在1 150℃实现致密化烧结,且τf值改善至-3.4×10-5-1。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温熔融冷淬法制备了xCeO2·(100-x)CaO·100P2O5(x:0~12)玻璃固化体。利用XRD、Raman、FTIR和DSC等方法表征了包容CeO2磷酸钙玻璃固化体的结构特点和析晶性能。结果表明,玻璃固化体微观结构属于偏磷酸盐玻璃。CeO2未改变玻璃的基本结构,位于磷酸钙玻璃网络空隙中,起网络修饰作用。添加量小于6mol%时,易形成均质玻璃,在此范围内,随着CeO2含量增加玻璃固化体的热稳定性和抗析晶能力提高,玻璃的熔化温度降低。CeO2添加量为6mol%时,玻璃的热稳定性最好。添加量9mol%~12mol%时,CeO2与磷酸钙玻璃基体反应生成独居石结构晶相。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Gd2O3含量对40Fe2O3-60P2O5(mol%)基础玻璃结构的影响,采用传统熔融-冷却法制备xGd2O3-(100-x)(40Fe2O3-60P2O5)(0≤x≤12mol%)系列玻璃。利用XRD、SEM、FTIR和Raman等手段对玻璃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玻璃密度和维氏硬度。结果表明,在Gd2O3含量小于等于4mol%时,易形成均质玻璃,在此范围内,玻璃密度和硬度都随Gd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玻璃结构以焦磷酸盐结构为主,并伴随少量的正磷酸盐和偏磷酸盐结构。在磷酸盐玻璃结构中,Gd3+作为网络修饰离子,位于玻璃网络结构间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