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化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巯基烯的点击化学反应,成功将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80)与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vinyl-PDMS)接枝到织物上,制备出具有优异油水分离效果的超疏水织物。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改性织物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表面疏水性及油水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得到的超疏水织物表面具有沟壑和条纹结构,接触角最高可达156°,滚动角最高可达2°。超疏水织物的油水分离效率最高为99.8%,并且在连续进行20次油水分离之后,依然保持99%的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段控温投料的方式,通过简单的一锅法成功地合成了脂肪链硅氧烷分散液,并制备了基于玻璃表面的超疏水涂层,涂层的水接触角和滚动角分别可以达到158°和2°。研究了催化剂、水及脂肪链硅氧烷的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涂层形貌和润湿性能的影响,脂肪链硅氧烷的引入可同时为涂层提供多级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基团。此外,在含水量低的条件下,随着催化剂含量、含水量和脂肪链硅氧烷含量的增加,涂层的超疏水性得到改善。然而,过多的催化剂或水或长链硅氧烷的加入会导致涂层破裂,由此可确定分散液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