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1.
根据铝阳极氧化初期不同阶段Al-H2SO4体系的界面特征建立多个光学模型,并采用有效介质近似解析了高时间分辨率的原位椭圆偏振光谱数据,详细获得铝阳极氧化初期的Al2O3-Al界面层、Al2O3阻挡层以及多孔层组成、厚度变化的动态信息.根据光学模型及计算结果,可以清楚地分辨铝阳极氧化过程中的阻挡层形成、孔洞萌生、孔洞发展以及多孔层稳定生长等4个阶段.在多孔层稳定生长阶段,阻挡层厚度及多孔层孔隙率几乎不变,而多孔层厚度随时间线性增长,其速率为5.8nm·s-1.  相似文献   
2.
掠射椭圆偏振谱学方法数理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掠射椭圆偏振谱学方法通过现场测量椭圆偏振参量Δ和Ψ能够反映电极过程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将电化学反应中的扩散层模型与掠射椭圆偏振实验体系相结合,提出了掠射椭圆偏振谱学方法的数理模型,对掠射椭圆偏振参量Δ和Ψ的物理化学意义做出了解释,认为电极表面附近的溶液扩散层对于椭圆偏振光既有相位延迟器的作用,又有振幅吸收器的作用;并应用一些实验结果,分析了电解液中电活性物质浓度和入射光束斑直径对掠射椭圆偏振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