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铋(Ⅲ)—8—羟基喹哪啶体系的极谱行为—表面活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张月霞  蒲宇宏 《分析化学》1992,20(9):1078-1082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铋(Ⅲ)-8-羟基喹哪啶(8-OXQ)络合物(pHll,-0.60V)的峰电流(p)具吸附特性,为准可逆电极反应过程,其电子转移数(n),传递系数(α)及饱和吸附量(Γ_ο)分别为3,0.45,6.5×10~(-12) mol/cm~2。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未形成三元络合物,因SDBS的超载强烈吸附,引起诱导吸附,电双层结构激烈变化,而使电流峰形巨变,电流峰高(i_p)增大10余倍。讨论并指出SDBS对Bi(Ⅲ)与8-羟基喹啉(8-OX)及衍生物络合吸附电流增敏或抑制,与试剂组分、结构、解离态及络合物存在状态、电荷数、符号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研究并比较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Bi(Ⅱ)-、Pb(Ⅰ)-8-羟基喹哪啶,Cu(Ⅰ)-、Cd(Ⅰ)-、Zn(Ⅰ)-乙二胺体系示波极谱电流的增敏效果,和对峰电位的影响及有关试验。表明SDBS只对能形成螯合阳离子者起增敏作用,其增敏程度则受SDBS在电极表面与相应螯合阳离子是形式缔合物,还是因超载静电吸引产生诱导吸附作用所制约。前者最佳可增敏达60余倍,后者最佳可增敏10余倍。  相似文献   
5.
铋(Ⅱ)在碱性介质(pH10.60~11.38)中,当有8-羟基喹哪啶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存在时,在-0.60V(对SCE)处得到一个极为灵敏的二次导数示波极谱电流峰(p),较在纯碱性介质中,铋(Ⅱ)的测定灵敏度提高近100倍。铋(Ⅱ)浓度在0.8ng/ml~0.16μg/ml范围内,峰高(i_p)和浓度成正比,检出限为0.4ng/ml(1.9×10~(-9)mol/L),达迄今测铋同类方法的最高灵敏度。用于高温合金中痕量(10~(-5)%~10~(-4)%)铋的测定,结果满意。试验表明,铋(Ⅱ)与8-羟基喹哪啶形成摩尔比为1:2的络合物,其条件稳定常数(K)为2.1×10~(11)(等摩尔变化法)或2.77×10~(11)(摩尔比法)。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