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液相沉积在云母表面制备1H, 1H, 2H, 2H-全氟癸基三氯硅烷(FDTS)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室温下,将1.0 mmol·L-1的FDTS溶液静置水解15 min,再把云母浸入自组装30 min,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发现,液相沉积过程中FDTS的团聚现象得到有效解决。该方法制备出了高覆盖率(85% ± 2%)和低均方根粗糙度(0.58 nm)的FDTS SAMs,且单分子膜的生长过程符合Langmuir一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在液相沉积过程中,若水解和组装同时进行,过长的水解时间(大于30 min)或组装时间(大于30 min)均会导致FDTS的团聚,进而极大降低SAMs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由于阴阳离子间特殊的静电、氢键作用, 具有二维结构的离子液体呈现出独特的结构特征及热力学、动力学特性, 在化学化工和材料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已成为离子液体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综述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二维结构常用的制备方法, 包括自组装法、Langmuir-Blodgett法以及物理气相沉积法, 并总结了这些制备方法相应的优缺点. 随后归纳了离子液体二维结构的相变特征及在力学和电学方面的特性, 并综述了其在摩擦润滑领域的应用. 最后展望了离子液体二维结构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773.15 K下焙烧二钛酸(H2Ti205)制备了介孔结构TiO2。采用比表面分析仪(BET)、扫描电镜(SEM)、拉曼(Raman)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仪进行表征研究了介孔TiO2对溶菌酶的吸附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较好地满足Langmuir吸附模型;随着溶液pH值的增高,溶菌酶在介孔TiO2上的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在pH = 7.2时,达到最大吸附容量72.5 mg·g-1。该介孔TiO2对溶菌酶具有良好的吸附稳定性,经过5次循环后吸附的溶菌酶残余量仍有81.6%。动力学研究表明,介孔TiO2与溶菌酶间的吸附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传质过程由膜扩散和粒内扩散共同影响与控制。对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发现,该过程ΔG0 < 0, ΔH0 > 0, ΔS0 > 0,表明介孔TiO2对溶菌酶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的熵增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