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光谱分析法研究瓜环对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测定了三种苯并咪唑衍生物与六、七、八元瓜环的相互作用,计算出了主客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考察了酸度对苯并咪唑衍生物与瓜环相互作用的影响,最后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瓜环对三种客体化合物的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pH范围内,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瓜环与三种客体的相互作用。六元瓜环与客体相互作用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七、八元瓜环与客体相互作用分别形成1.5∶1和1∶2的包结配合物,六、八元瓜环与三种客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主客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在103~104L·mol-1和1011~1012L2·mol-2范围内。瓜环对三种客体的回收率在98%~105%之间。  相似文献   
2.
合成并表征了六种不同碳链长度的1,ω-亚烷基二吡啶二溴化合物(客体),利用1HNMR技术、紫外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方法考察了这些客体与六、七、八元瓜环(主体)相互作用,以及形成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六种客体均能与六、七、八元瓜环形成主客体配合物,但作用模式随碳链的长度、瓜环的大小而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基于核黄素在第二工作电极上的预还原,将还原型核黄素作为电子给体纳入氧化锌纳米棒光电极的光致电化学反应过程,构建了一种新的光致电化学反应系统.优化了电化学制备氧化锌纳米棒光电极的方法,研究了核黄素与氧化锌纳米棒光电极的光致电化学反应机理,建立了一种测定核黄素的光致电化学分析法.在p H=6.5的缓冲溶液中,以玻碳电极为预还原电极,在峰值波长为365 nm、能量为450μW/cm~2的光照下,在偏压0.1 V处测得的光电流与1.00×10~(-5)~1.00μmol/L核黄素浓度的对数值成正比,检出限为6.0×10~(-7)μmol/L(S/N=3),灵敏度为195.6 n A/lg[c(μmol/L)].对实际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25%,回收率为99.0%~104%,常见生化物质对核黄素光电流的响应无干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