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   3篇
物理学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席夫(Schiff)碱可作为合成螯合物、生物活性剂、分子试剂和催化剂等的中间体[1,2].目前,对还原型席夫碱化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杨醛类还原型席夫碱,用邻香兰素与氨基酸合成邻香兰素氨基酸还原型席夫碱化合物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2.
微量元素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了微量元素锰污染的来源、毒性机理以及对人体的危害。慢性锰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生殖毒性,锰也能引起肝脏、肺等脏器的损害。由于锰不能被生物降解,在环境中只能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转化,所以锰造成的污染消除很困难,对人体引起的影响和危害成为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研究了四钛酸钾对镍的吸附性能,提出了用四钛酸钾作为富集剂, 预富集、分离Ni(Ⅱ)的新方法。在pH值为5.0,振荡,静置后,吸附率可达到100%,吸附容量为62.5 mg·g-1。以0.5 mol·L-1 HCl作为解脱剂,沸水浴加热20 min,振荡,静置后,可将吸附在四钛酸钾上的镍定量洗脱。考察了共存离子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i(Ⅱ)的浓度在0.05~2.0 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A=0.052 3c-0.017 6,相关系数r=0.999 8,检出限为56 n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2.6 %(Ni(Ⅱ):0.08 μg·mL-1, n=9)。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实测了三种茶叶中镍的含量,加标回收率在98.0%~102%之间。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野菊花、菊花、蒲公英、枇杷叶和蝉蜕5种中草药中铜、锌、钴、锰4种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在最佳仪器条件下,对野菊花样品平行测定6次,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6.0%~106.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0%.铜、锌、钴、锰4元素的检出限(3S/N)依次为0.011,0.018,0.001 1,0.024 mg·L-1.  相似文献   
5.
氯化汞染毒小鼠各脏器中汞和微量元素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荧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汞染毒小鼠各脏器中汞、钙、铁、锌、铜等金属浓度,结果显示染毒组小鼠多数脏器中上述金属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脏器中钙、铁、锌、铜等微量元素含量异常可能是氯化汞引起物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纳米TiO2预分离/富集FAAS法同时测定Cr(Ⅲ)和Cr(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纳米材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新兴功能材料,具有一系列新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和一些优于传统材料的特殊性能.其中一点是随着粒径的减小,表面原子数迅速增大,表面原子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具有不饱和性,易与其他原子相结合而稳定下来,因而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纳米材料对许多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痕量元素分析较为理想的分离富集材料.文章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研究了纳米TiO2(金红石型)对Cr(Ⅵ)/Cr(Ⅲ)的吸附性能,并应用于水样中铬的形态分析.吸附体系中pH对Cr(Ⅵ)和Cr(Ⅲ)的吸附有很大影响,当pH>6时,纳米TiO2对Cr(Ⅲ)的吸附率大于90%,而对Cr(Ⅵ)基本不吸附,从而达到二者的分离.pH 6.5微酸性条件下,纳米TiO2吸附Cr(Ⅲ),然后以2mol.L-1HCl洗脱,得到Cr(Ⅲ)的含量,剩余水溶液中测定Cr(Ⅵ)含量.该法测定Cr(Ⅵ)和Cr(Ⅲ)的检出限分别为57和41 ng·mL-1,RSD分别为2.6%和3.4%(2.0μg·mL-1Cr,n=6),Cr(Ⅵ)和Cr(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0和0.1~10μg·mL-1.该法选择性好,大多数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该法简便快速,用于工业废水、地表水中铬的形态分析,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