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1.
取经烘干并粉碎的烟叶样品0.100 0g,加入CH_3OH-H_2O(1+1)混合液20mL,超声提取20min。提取液经0.45μm滤膜过滤,滤液供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以Diamonsil Plus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并用不同比例的(A)甲醇和(B)乙酸-水(1+99)溶液的混合液按设定程序进行梯度洗脱,使样品中的绿原酸及其异构体分离。采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绿原酸的线性范围在1.01~101.22mg·L~(-1)之间,其异构体(新绿原酸及隐绿原酸)则同在0.25~25.00mg·L~(-1)之间,其检出限(3S/N)分别为0.013,0.025,0.028mg·L~(-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2.0%~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1.1%~4.0%之间。  相似文献   
2.
0.100 0g的甘草提取物样品用10mL的8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超声提取30min后静置30min,取上清液经0.45μm滤膜过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滤液中1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以Diamonsil Plus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用0.05%(体积分数)磷酸溶液和乙腈以不同比例混合的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14种活性成分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为0.02~0.12 mg·L^-1。在3个浓度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1.7%~14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1.2%~6.0%。  相似文献   
3.
正在卷烟生产中用于粘结烟纸、滤嘴及包装纸的水基胶是重要的卷烟辅助材料之一[1]。目前国内烟草行业使用的水基胶大多是化学合成的白乳胶。白乳胶是以乙酸乙烯酯为主要原料在引发剂作用下经聚合反应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粘合剂[2],主要有聚乙酸乙烯均聚乳液(PVAC)、乙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和乙酸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VAB)等。烟用水基胶中的乙酸乙烯酯在卷烟生产过程中受生产原料、操作工艺等条件的影响会因转化不完  相似文献   
4.
将烟用香精和料液样品0.3 g(精确至0.001 g)置于全自动石墨消解仪消解罐中,分3次加入消解液(共计10 mL硝酸、1 mL高氯酸),在170℃的最高消解温度下,样品消解完全.所得溶液用水定容至50 mL,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其中砷、铅、镉、铬、镍等元素的含量.以铟为内标,铬、镉、镍、铅、砷元素的测量同位素分别为^(52)Cr、^(111)Cd、^(60)Ni、^(208)Pb、^(75)As,使用动态反应池(DRC)模式消除了铬、砷元素的质谱干扰,铬、镉、镍、铅等元素的测定选择氦气碰撞模式,砷元素的测定选择氢气反应模式.结果表明,5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各元素与内标计数值的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016~0.035 mg·kg^(-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各元素回收率为91.5%~111%,相对标准偏差(n=6)为0.28%~3.1%.方法用于10个烟用香精和料液样品的分析,铬、砷、镍的检出量分别为0.019~0.061 mg·kg^(-1),0.039~0.061 mg·kg^(-1)和0.022~0.031 mg·kg^(-1),镉和铅未检出.  相似文献   
5.
将2支剪碎的滤嘴(或1.000g卷烟烟丝)放入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甲醇和80μL 50g·L~(-1)苯甲酸正丙酯内标溶液,80%超声功率条件下提取30min。取上清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以HP-INNOWAX色谱柱(30m×0.25mm,0.25μm)为固定相,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中薄荷醇的含量。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全扫描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薄荷醇的质量浓度在10.0~400m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和内标峰面积的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17mg·L~(-1)。对卷烟烟丝和滤嘴样品分别进行组内、组间精密度试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5.0%。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4.0%~101%之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