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5篇
物理学   2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用反应测试、程序升温还原(TPR)及氧化(TPO)等方法考察了载体及Ru 担载量等因素对Ru 催化剂用于CO 加氢合成长链烷烃的催化性能的影响。0.5%Ru/Al_2O_3催化剂对生成C_(10)—C_(15)正构烷烃具有良好的活性及选择性,而担载于SiO_2上的相同Ru含量的催化剂则反应性能不佳。当Ru 含量增加至5%时,则担载在Al_2O_3及SiO_2上的Ru 催化剂在催化性能上基本相同,且活性比0.5%Ru 的催化剂有较大提高,但生成C_(10)—C_(15)正构烷烃的选择性则明显下降。从TPR 及TPO 的考察结果发现,对于0.5%Ru/Al_2O_3的催化剂,Al_2O_3载体与金属Ru 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但在0.5%Ru/SiO_2催化剂上Ru 只与SiO_2发生很弱的相互作用。当Ru 含量增加至5%时,可能是由于Ru 分散度大大下降,无论担载在Al_2O_3上还是SiO_2上的Ru 都不与载体发生明显的相互作用。根据这些结果,对0.5%Ru/Al_2O_3与0.5%Ru/SiO_2上存在着载体效应,而5%Ru/Al_2O_3与5%Ru/SiO_2则没有载体效应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认为在0.5%Ru/Al_2O_3催化剂上,由于Ru 与Al_2O_3之间所发生的较强相互作用而导致了一种特殊的活性中心的形成,这种活性中心有利于C_(10)—C_(15)正构烷烃的生成。反之,在0.5%Ru/SiO_2、5%Ru/Al_2O_3及5%Ru/SiO_2催化剂上,其活性中心则与载体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而主要显示出金属Ru 本身的催化性能,因而催化剂活性与载体的性质无关。与存在着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中心相比,这种活性中心对合成C_(10)—C_(15)正构烷烃的活性和选择性都较差。这一解释与我们的及文献上的结果能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2.
利用吡啶吸附-IR、氨吸附及TPD考察了添加碱金属元素锂以后,对于γ-Al_2O_3表面酸中心的类型、强度和数目的影响。发现所用γ-Al_2O_3表面酸中心主要为Lewis酸中心;锂的加入对于表面酸中心的类型无大的影响;然而,随着锂含量的增加,γ-Al_2O_3表面酸性较强的酸中心数目下降,而同时其总的酸中心数目并未下降,反而略有增加。表明锂的作用不是除去表面所有的酸中心,而是通过与表面强酸中心的作用,使其向弱酸中心过渡,从而改变γ-Al_2O_3表面的酸强度分布。临氢反应原位热重实验表明,锂的加入增强了γ-Al_2O_3表面抗积炭的能力,同时,锂对于Pt/Al_2O_3、Pt-Sn/Al_2O_3在烷烃脱氢反应中的表面积炭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Pt-Cu/Al2O3催化剂表面金属物类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烃类加工及环境保护方面已广泛使用以Pt为基础的双金属或多金属催化剂,例如Pt—Re,Pt—Ir,Pt—Sn和Pt—Cu等催化剂.这些催化剂的性能都比单Pt催化剂大有改善和提高.这种性能的改善和提高与其所含金属物类的性质直接有关.催化剂的金属物类性质不仅决定于金属组元,而且制备方法对金属物类的结构和性质也有重要影响.本文应用X射线波谱微区分析、漫反射光谱和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对不同方法制备的Pt—Cu/Al_2O_3催化剂的Pt和Cu分布、金属物类的特征谱带及其还原性质进行了考察.讨论了催化剂所含Pt和Cu之间的相互作用和Pt—Cu双金属簇物类的形成、性质及其与制备方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木材化学组分的银杏系统进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测定了银杏、苏铁、毛白杨等22个针阔树种木材的红外光谱,分析了指纹区内吸收峰数目差异以及纤维素、木质素两种物质的特征吸收峰位置和相对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了银杏的系统进化问题。结果表明:银杏的红外光谱与苏铁差异较大,与松杉类等针叶树种比较相似,说明银杏在木材的化学组成上较苏铁更为进化,与松杉类等针叶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银杏木材木质素的含量较一般针叶树高,这可能是一种遗留下来的古老性状;银杏木材中含有较多的紫丁香基木质素,表明银杏有向阔叶树进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正构烷烃于一系列不同制法,不同铂锔原子比的Pt—Sn/Al_2O_3催化剂上的芳构化、异构化和氢解性能的考察,发现在这些催化剂中可能存在两种活性金属中心,其一是多铂中心(M_1)、其二是单铂中心(M_2)。多铂中心对芳构化的贡献远大于单铂中心,但是积炭较快,在苛刻条件下很易失活,因而稳定性差。多铂中心数量随着Pt/Sn 原子比的增加而增加,在络合型催化剂中多铂中心的数量比相应的一般浸渍型催化剂少,因此这一类催化剂在低压下稳定性及选择性较高。试验结果还表明,活性金属组份与酸性组份的平均距离越近,金属(如Pt 与Sn)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强,从而对正构烷烃芳构化的选择性和稳定性越有利,对裂化和抑制也越厉害。  相似文献   
6.
紫外发光二极管(紫外LED)已经在许多超越照明领域展示出了特殊的应用优势,例如健康医疗、消毒杀菌、环保及传感等领域。本文采用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封装结构的近紫外LED封装器件的热稳定性,并对其进行了高温老化可靠性测试评估。研究结果表明:LED器件的辐射功率和正向电压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其中,具有倒装结构的器件下降趋势明显小于正装结构,这表明其热稳定性较好;经过55℃恒温额定电流条件下的可靠性测试发现具有倒装结构的器件光-色特性衰减速率小于正装器件。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具有低热阻、小尺寸等优点的的倒装封装结构有助于提高近紫外LED器件的光-热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