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7篇
物理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与流动注射分析仪的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丹麦的Ruzicka和Hanson.E[1]首次提出流动注射分析(FIA)的概念,指出化学分析可以在非平衡的动态条件下进行,而且适应性广泛,分析效率高,试样和试剂消耗量少,检测精度高,设备简单.30多年来,流动注射分析得到了迅速发展,已  相似文献   
2.
用盐酸–硝酸–水混合液(3∶1∶4)溶解样品,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钒铝合金中的铁含量。实验表明钒铝基体对铁含量测定结果无影响。选择灯电流为12.5 m A,燃气流量为2.0 L/min,燃烧头高度7.5 mm。结果表明,铁的质量浓度x在0~4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y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09 3x–8×10~(–5),相关系数为0.999 9。将该方法应用于两个不同样品中铁的测定,与利用YS/T 1075.1–2015标准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32%,2.83%(n=11),加标回收率为98.0%~102.0%,可满足钒铝合金中铁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测定铌钛合金中氢含量,使用LECO-404氢分析仪,采用惰性气氛脉冲加热熔融试样,热导法测定。研究了不同的脱气功率对空白值和试样分析值的影响,选择了脱气功率为4 500 W。通过助熔剂实验,选择了0.50g锡作为铌钛合金中氢释放的助熔剂。验证了钛标准样品的适用性。确定了分析功率为3 500 W,最短积分时间为60s。精密度实验中氢含量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5.5%,加标回收率为97.82%~104.5%,可以准确测定铌钛合金中氢含量。研究结果对准确测定铌钛合金中氢含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ICP-AES直接测定TZM合金中钛和锆的分析方法.采用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干扰,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回收率为96.33%-110.00%,RSD(n=5)均小于2.0%.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镍基钎料中Cr,Si,B,Fe含量的新方法。以硝酸–氢氟酸溶解样品,分别选择267.716,288.158,249.677,259.940 nm作为分析谱线,不用进行基体匹配,可直接测定镍基钎料中Cr,Si,B,Fe含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1%~1.43%(n=11),加标回收率为97.0%~102.0%。该方法可满足日常分析对镍基钎料中Cr,Si,B,Fe含量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
陈中兰  翟通德 《应用化学》2009,26(2):243-245
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在线微柱富集;Cu2+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硫酸铁铵滴定法测定钨钛合金中钛含量的新方法。以硝酸-氢氟酸溶解样品,在25mL NaOH(100g/L)的强碱性介质中,以铁为载体,沉淀分离被测定元素钛后,用盐酸溶解沉淀。在酸性条件下,用铝片还原Ti~(4+)至Ti~(3+),以硫氰酸盐为指示剂,用硫酸铁铵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为终点。根据消耗硫酸铁铵滴定溶液的体积,求得样品中钛含量。按照实验方法测定样品中钛含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40%,加标回收率为99.8%~101%。方法有很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钨钛合金中钛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ICP-AES直接测定钽合金中钨、铪的分析方法。采用基体匹配与背景扣除法消除钽基体对钨、铪的光谱干扰,选择多谱线平均值法进行了光谱分析。待测元素的回收率为98.0%—102.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0%。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已用于钽合金产品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年来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滴定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质谱法等测定锆基合金中相关元素的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引用文献64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