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蛋氨酸衍生物酸洗缓蚀剂,运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在0. 5mol·L~(-1)硫酸介质中其对碳钢试片的缓蚀性能,并通过吸附等温模型对缓蚀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蛋氨酸衍生物的缓蚀效率约为90%,整体用量适中,是一种有望得到良好应用的绿色缓蚀剂。电化学分析表明,蛋氨酸衍生物为混合型缓蚀剂,其通过增大金属表面的电荷转移电阻而降低电化学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复凝聚法制备了海藻酸钠-明胶-维生素B1纳米胶囊。采用控制单因素变量法探讨了明胶浓度、海藻酸钠浓度、维生素B1浓度、pH、固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胶囊包封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纳米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明胶浓度0.8%、海藻酸钠浓度0.8%、维生素B1浓度2.5%、pH为4.2、固化时间15min、温度55℃。制备的纳米胶囊包封率为42.68%,载药量为31.27%。  相似文献   
4.
本文制备了聚苯胺-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并用循环伏安(CV)法和微分脉冲伏安(DPV)法研究了邻苯二酚(CC)和对苯二酚(H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裸玻碳电极,HQ和CC在聚苯胺-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显著提高,氧化峰电位相差104.8mV,实现了CC和HQ的选择性测定。DPV法同时测定二酚时,HQ和CC分别在1.0×10-6~8.0×10-4 mol/L浓度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0.997,检出限(S/N=3)分别为1.0×10-7、8.0×10-8mol/L。将该方法用于模拟水样分析,回收率为95.3%~103.5%。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明胶掺杂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gelatinMGO),并进一步研究了pH值、接触时间和温度对该材料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亚甲基蓝吸附实验结果表明,gelatin-MGO对亚甲基蓝有较大的吸附能力,最大吸附容量可达210.5mg/g,吸附为自发吸热过程,在pH值为6.5时去除率最大,其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模型,解吸实验表明,明胶改性石墨烯的再生性能优异,重复使用5次去除率仍为85%以上,该材料适合作为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亚甲基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