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研究了采用GC-FID程序升温法进行污水中低分子脂肪酸的测定条件。包括进样口温度,升温速率,载气和空气、氢气的流量等。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了GC-FID法测定污水中低分子脂肪酸的最佳条件,并对污水处理厂的样品进行了加标回收率、标准偏差和CV值的检验。实践证明,采用气相色谱填充柱法测定污水中低分子脂肪酸具有速度快、操作便捷、准确性高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污水低分子脂肪酸的检测中。  相似文献   
2.
离子色谱法测定污水中阴、阳离子的前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离子色谱技术在污水中常见阴、阳离子监测方面的应用。根据大量实验数据提出了水样前处理方法,确定了色谱条件。污水样品经前处理后,阴离子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1%-4.4%,回收率为94.6%-108.6%。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恶化的加剧和人类经济和科技发展,人类对已有资源的不满足和对新资源的渴求日益迫切。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的COD、BOD5、SS等值已达到地表水4级,甚至3级标准;外观清澈透明。因此,对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再进行深度处理,使其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盐分、氮、磷值进一步下降,浊度、色度趋于零,细菌含量进一步削减,生成洁净的中水,即可使之成为农灌、绿化、景观、冲厕等方面的用水,成为城市"第二水资源"。这对于彻底解决缺水城市的水资源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离子色谱技术在污水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前处理技术、色谱柱、淋洗系统、抑制器和检测项目等方面,分析总结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离子色谱技术在污水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离子色谱技术的最新发展,分析了离子色谱技术在污水监测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翟家骥 《分析试验室》2008,27(Z1):78-80
挥发性有机酸(VFA)是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过程中的主要产物。传统的方法只能测定样品中VFA的总含量而不能测出单种酸(如乙酸)的含量。本方法将离子色谱技术应用于污泥中VFA组分的分别测定中,通过实际的样品测定和加标回收率、精密度、CV和等一系列质控检验和污水中的高浓度干扰阴离子的干扰性影响检验证明,离子色谱技术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测定污泥消化过程中的VFA成分测定,能够为工艺运行提供更好的指示性参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