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1.
乙酸基和羟基对固化的环氧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称重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腐蚀测试法研究固化的环氧树脂的吸水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中的羟基改为乙酸基后可降低树脂的饱和吸水率,并增大水在树脂中的扩散能力。邻甲酚环氧树脂用乙酸线型酚醛酯树脂固化后所得的树脂(EPA)在30℃时饱和吸水率为0.84%(质量分数),而用线型酚醛树脂固化所得的树脂(EP)的则为1.97%;水在EPA和EP中的扩散活化能分别为40和48kJ.mol-1.这可归因于乙酸基中的甲基的憎水性,降低了吸水率,却因乙酸基的弱相互作用增强了链的柔顺性,而有利于水在链空间中的扩散。EPA涂层/金属铝界面的特殊结构降低了该界面的吸水率,从而提高了该涂层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2.
电化学阻抗法研究降低环氧涂层的吸水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降低固化环氧树脂吸水性能是提高其可靠性与寿命的重要前提之一。作者曾将常用的线型酚醛树脂(NOV)中吸水性较强的羟基用乙酸基取代,制成乙酸线型酚醛酯树脂(NOVA),并作为邻甲酚环氧树脂(ECN)的新型固化剂。用称重法研究,发现采用NOVA代替NOV所得的新型固化环氧树脂样片的饱和吸水率(M~∞)可降低一半以上。由于环氧涂层一般很薄,难以称重法研究其吸水性能,本文改用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上述新型环氧涂层的吸水性能所得的一些有兴趣的结果,并作出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The amount of water sorption of an epoxy coating can be determined approximately by measuring th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a of both an Al electrode coated with the epoxy film and a preliminary wetted Al electrode covered tightly with the epoxy film. By comparing the double layer capacity of these two electrodes, the amount of water sorption can be estimated. The resistivity of the electrolytic solution in the film may by thousands time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bulk solution.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cross-section area of the water passages in the film is of molecular size. The short-distanc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ons and the wall of the water passage retards the transport of the ions seriously. The structure of the water passag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
电化学阻抗法研究环氧膜的吸水性能罗小雯,陈月辉,李善君,周伟舫(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化学系,上海,200433)关键词电化学阻抗谱,环氧膜,交联密度,吸水性能水在环氧树脂膜中有较强的吸收和扩散能力,例如XD7342/TMAB于195℃固化24h,在...  相似文献   
5.
FTIR法研究乙酸酚醛酯固化邻甲酚环氧树脂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FTIR原位测量技术研究了乙酸酚醛酯与邻甲酚环氧树脂在2-甲基咪唑存在下进行恒温固化反应的动力学,测定了固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反应是按照一级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的,根据羰基峰在固化反应前后的变化对固化反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罗小雯  邱德仁 《分析化学》1993,21(11):1241-1245
采用氢化物连续发生-ICP-AES法研究了锗的氢化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的摩尔关系及其与锗烷产率之间的关系,提出锗的氢化反应是由中和反应所诱导或催化的反应机理,确定获得最大锗烷产率的酸碱浓度匹配原则。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