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4篇
物理学   1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超支化聚合物接枝改性碳纳米管及其分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辉  罗小军  罗运军 《应用化学》2008,25(11):1361-0
将碳纳米管用c(K2Cr2O7)=0.25 mol/L,c(H )=1 mol/L混合溶液进行处理,制得表面含有活性羟基的碳纳米管.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以CNTs为反应中心核,氧化处理后的CNTs表面上的活性羟基与A2B型单体发生一步缩聚反应,将超支化聚合物接到碳纳米管的表面上,实现了碳纳米管的表面修饰. 探讨了反应条件对接枝在CNTs表面上的超支化聚合物(HPAE)量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120 ℃,反应时间为10 h,反应配料比n(CNTs-OH):n(A2B单体)=1:6时,固载量达到0.255. FTIR、XPS、TEM的表征结果证明,CNTs接枝上了超支化聚合物. 透光度的测定和静置实验表明,超支化聚合物接枝改性CNTs在丙酮、乙醇、水等溶剂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2.
超支化聚(胺-酯);Ag纳米簇;模板合成  相似文献   
3.
沉淀方法对Ru/CeO_2氨合成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Ru/CeO_2氨合成催化剂,并运用N_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CO吸附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沉淀时反应液的并流、反加、正加以及沉积一沉淀对所制备的Ru/CeO_2催化剂氨合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制备方法所得到的催化剂,其氯残留量和载体的还原性能都存在明显的差别,最终影响了催化剂的氨合成活性,其中采用正加法制备的催化剂上氯残留量少,载体易还原,因而催化活性最高,在10MPa,10 000h~(-1),450℃反应时,NH_3浓度达到11.9%.  相似文献   
4.
厉燚翀  罗小军  张琪  邱实  石立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34(11):113002-1-113002-7
回击通道的光学观测对于研究回击发展过程和物理机制、完善工程回击模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雷电发展过程高速光学观测系统(LiPOS)测量了人工引雷中距离通道底部21 m至309 m的一组通道发光波形,基于系统辨识的输出误差(OE)模型建立了回击向上传播过程光辐射脉冲间的传递函数,获得了1 kHz~1 MHz频段内群速度和相速度曲线。时域分析表明,通道辐射光脉冲波形前沿上升时间由靠近底部的1.1 μs变化为309 m高度处的1.84 μs,色散特性是其变化的重要原因。频域分析表明,OE模型能够有效抑制测量噪声的影响、获得清晰的分析曲线,100 kHz以下低频段内群速度呈显著的非单调变化,500 kHz以上区域群速度稳定在58%光速左右。将分析结果与相关文献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和讨论。研究结果对于定量评价回击电流传播色散特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罗小军  王榕  倪军  林建新  魏可镁 《化学学报》2009,67(22):2573-2578
采用6种沉淀剂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6种Ru/CeO2氨合成催化剂, 考察了沉淀剂种类对其氨合成性能的影响. 通过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X射线荧光光谱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表征手段, 对不同沉淀剂影响Ru/CeO2催化剂氨合成性能的原因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 采用(NH4)2CO3和NH4HCO3制备的催化剂样品具有较好的氨合成活性, 其中NH4HCO3为最佳沉淀剂, 所制备的催化剂在450 ℃, 10 MPa , 10000 h-1测试条件下, 出口氨浓度为14.46%. 而采用KHCO3, KOH, K2CO3沉淀剂制备的样品的氨合成活性相对较低. 沉淀剂种类不仅明显地影响钌离子和铈离子的共沉淀, 而且会影响载体二氧化铈表面氧的还原. 由NH4HCO3沉淀剂制备的Ru/CeO2催化剂的高活性归因于钌负载量增大、钌粒子分散度提高以及二氧化铈表面氧易还原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