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可充电镁电池具有理论体积比容量大、 地壳丰度高、 成本低、 环境友好及更为安全等优点, 是未来高能量存储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大多数传统电解液中, 镁金属负极表面形成的钝化膜会阻碍镁的可逆沉积溶解过程, 从而限制了可充电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由于存在成本高、 合成步骤复杂、 离子电导率低及难以同时与正负极兼容等问题, 聚焦于解决镁负级钝化问题的电解液研究陷入瓶颈. 因此, 通过对镁电池负极进行修饰改性, 使其在传统电解液中实现可逆过程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策略. 本文从合金负极及人工界面形成两方面总结了近年来用于可充电镁电池负极改性的策略, 并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结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锂金属具有理论比容量高、电位低等优点,被认为是电极中的“圣杯”。然而,锂金属负极在循环过程当中存在着不可控的枝晶生长、体积膨胀等问题,严重地阻碍了锂金属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本综述首先概述了锂枝晶的形成机理,然后对由小及大,自内而外,总结了近年来三种不同层次的锂金属电池复合负极:锂金属负极内部结构的复合、锂金属电池内部结构的复合以及锂金属电池内部环境与外界操作条件的复合。最后,本综述对未来多层次锂金属电池复合负极的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