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   5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测定了15℃时丙酸,15℃及30℃时丁酸和15℃时乙、丙、丁混合酸在乙酸乙酯和水中的液-液相平衡数据。也测定了乙酸-丙酸,丙酸-丁酸及乙酸-丁酸三个二元系统在760毫米汞柱压力时的汽-液平衡。我们认为汽-液平衡的非理想主要是由于汽相分子的缔合。于是推导了计算分子缔合时的汽-液平衡关系式,推算的乙酸-丁酸二元系统的汽-液平衡数据和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抽提分餾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普通分餾塔頂部加入高沸點溶劑,使被分離組分的相對揮發比增加而令其分離。但因有溶劑參加,塔板效率受到影響而降低。例如在普通分餾操作中,塔板效率為60—80%,而在抽提分餾分離甲苯操作中為40—50%;分離丁烷丁烯操作中,則降至20—36%,關於這一點,Drickamer認為影響塔板效率的因素以液體的黏度为最主要,黏度越大,则塔板效率越低。在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流体色谱出现于1962年,并得到了发展。到八十年代初这种色谱过程的研究和应用,更加引起各国色谱工作者的重视。 超临界流体色谱是指在色谱过程中,流动相不是一般的气体或液体,而是一种经过高度压缩的气体。这是在操作温度高于流动相的临界温度,和操作压力高于流动相的临界压力下,进行色谱过程的。CO_2在超临界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液体二氧化硫和抚顺页岩1号粗轻油在-10°、0°和20°时的液-液平衡溶解度,以及硫、氮和不饱和分在上述两相中的分布情况.试验证明,液体二氧化硫是一种精制页岩油的优良溶剂.与其他溶剂精制法比较,其选择性、脱硫和脱氮效率均较高;在得到相同氮含量和硫含量的产品时,所需的溶剂量及处理段数均最少.确定用二氧化硫精制的适宜条件为:温度0°,溶剂用量比为0.65(体积),处理段数为两段.在上述条件下经过处理后,所得精制油基本上可以合乎煤油和高速柴油的规格.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平衡数据的推算方法,并求得计算在不同条件下精制油收率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5.
应用一种新型的气液平衡器测定了正庚烷-甲苯,正庚烷-苯酚系统的平衡数据。然後以正庚烷-甲苯、正庚烷-苯酚、甲苯-苯酚等三个二元系统数据按van Laar(two suffix)公式推出正庚烷-甲苯-苯酚三元系统的气液平衡。推算结果基本上与实验结果相符合。该三元系统中正庚烷和甲苯间相对挥发度的对数值与苯酚浓度(分子百分数)变化呈直线关系,且不同浓度正庚烷,甲苯的相对挥发度直线均相交於一点,由此获得了从二元系统平衡数据推算该三元系统气液平衡新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