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4篇
晶体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程春生  秦福涛  魏振云  任忠宝  明旭 《化学学报》2012,70(10):1227-1231
氟吗啉是一种新型杀菌剂, 合成工艺热危险性和动力学研究将解决工程问题, 并保障安全生产.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仪(DSC-TG)测试主要原料、中间体和产品的热稳定性, 采用反应量热仪(RC1)研究反应热行为, 同时开展反应动力学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主要中间体(3,4-二甲氧基苯基)(4-氟苯基)甲酮吸热分解温度为559.3 K, 乙酰吗啉吸热分解温度为478.2 K, 氟吗啉吸热分解温度为638.6 K. 氟吗啉合成反应摩尔放热量为15.44 kJ/mol, 绝热温升ΔTad为9.1 K, 本研究合成工艺的热危险性较小. 氟吗啉合成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A=kcAa=8.34×10-3CA0.57, 对主要中间体(3,4-二甲氧基苯基)(4-氟苯基)甲酮的反应级数为0.57 级.  相似文献   
2.
程春生  李志念  苏金燕  李涛  张宝砚 《有机化学》2005,25(11):1392-1397
N-甲羟胺硫酸盐和芳香族羰基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的1,3-偶极化合物, 并合成了四种不同的单取代苯乙烯. 以该系列1,3-偶极化合物和单取代苯乙烯为主要中间体, 采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异噁唑啉类新化合物. 同时研究了1,3-偶极化合物与单取代烯发生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 该合成过程为理想的绿色反应, 合成产物是5位取代异噁唑啉. 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表征了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同时对系列异噁唑啉类新化合物进行了实验室内植物生物活性的测试, 发现了对植物灰霉病有效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2-甲基-3-对甲氧基苯基-5-间甲氧基苯基异噁唑啉,分离了顺、反异构体,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表征了顺反异构体的谱图行为,对异构体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新杀菌剂2-甲基-3-对甲氧基苯基-5-间甲氧基苯基异噁唑啉对病菌的有效成分为反式结构,顺式体为无效成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三唑嘧啶酮类化合物的催化合成方法。烷基胺与氰基亚胺硫代二甲酯在季氨盐催化作用下得到质量好、收率高的3-烷氨基-5-氨基-1,2,4-三氮唑,进一步经过亚胺中间体并与α,β-不饱和酸酯作用后,中间产物在Lewis酸催化作用下水解得到三唑嘧啶酮。该催化方法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工艺安全并对环境友好。同时报道了所有中间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磁控溅射法制备的非晶NiTi薄膜作阻挡层,在Si (100)衬底上构造了(La0.5Sr0.5)CoO3/ Pb(Zr0.4Ti0.6)O3/(La0.5Sr0.5)CoO3(LSCO/PZT/LSCO)铁电电容器异质结,研究了Pb(Zr0.4Ti0.6)O3铁电薄膜的结构和物理性能.实验发现LSCO/PZT/LSCO铁电电容器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在417kV/cm的驱动场强下,PZT铁电电容器具有较低的矫顽场强(125kV/cm)和较高的剩余极化强度(19.0μC/cm2),良好电容-电压特性(C-V)和保持特性,铁电电容器经过1010次反转后,极化强度没有明显下降,表明了非晶NiTi薄膜可以用作高密度硅基铁电存储器的扩散阻挡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