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熊晓丹  孙丹  伍晓春 《化学教育》2016,37(17):66-68
Fe(OH)3胶体的制备是中学重要的课堂演示实验,由于实验过程需要加热而耗时较长。从理论与实验的角度证实了使用MgO可促进Fe3+水解形成Fe(OH)3胶体。该方法在常温下即可进行,无需加热,实验成功率高及实验现象明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非常适合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  相似文献   
2.
利用尿不湿中的SAP材料代替棉花用于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不仅可以解决棉花因碳化而难以清洗的问题,同时利用SAP材料超强的吸水性可以最大程度地吸收试管口残存的冷凝水。通过数次实验发现,选择SAP材料用于该实验,可使该反应具有实验现象明显、实验装置简单、实验材料价廉易得及安全性较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数码成像原理,使用手机拍照,并用Photoshop 7.0软件处理图片得到标准溶液图片的灰度值,绘制标准曲线,进而测定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含量。本实验操作简便,用时短,精确度高。在中学引入数码成像比色法,不仅可以扩展定量实验的范围,还能凸显数码分析技术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适合高中阶段开展特色兴趣实验。  相似文献   
4.
为培养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突出的卓越化学教师,探索了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建立了与地方政府、中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通过师德教育的实践体系、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完善与优化,并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强化招收就业环节等措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中学化学教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