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3篇
力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有振动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存在如下不足:(1)国家标准GB/T 8169-2008中振动传递特性装置只能进行双层缓冲材料测试,无法反映材料本身特性,同时其采用的整体式质量系统在进行多个载荷测试时需要准备较多规格质量块,成本较高;(2)单层振动传递特性装置解决了材料本身的测试问题,但装置制作成本和安装复杂度高,同时配套的秤砣式质量系统由于其重心不在几何中心容易导致质量块的重心偏移导杆中心,影响质量块的竖直运动。为解决上述不足,设计开发了直接固定于振动台台面的单层缓冲材料振动传递特性测试装置。装置主要包括2个部分,质量导向装置和质量系统。其中质量系统本身由活结螺杆与砝码式质量块快速组合形成,其质量在1.95kg~23.48kg可调。质量导向装置直接固定于振动台台面。质量系统与质量导向装置配合能保证在振动过程中只进行竖直方向运动。利用该装置采用密度为20kg/m3的EPO(Expanded Polyolefin)塑料泡沫进行了2种载荷条件下的正弦扫频振动传递特性试验,得到了各自的传递率-频率关系曲线;进一步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DMA(Dynamic Mechanical ...  相似文献   
2.
提出在玻璃基体表面原位聚合沉积制备苯胺-邻苯二胺(An-oPD)共聚物薄膜的一种方法:分段控温法,即高温预聚(高水浴温度)、低温聚合(冰水浴)。该法可在缩短聚合反应时间的同时避免暴聚现象,提高成膜效率,所得共聚物薄膜形貌特征优异、膜厚均匀;该法可制得饱和厚度120 nm,电导率9.16×10-2S/cm的An-oPD共聚物薄膜,具有与均聚PAn薄膜不同的电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散聚合,在聚酰亚胺(PI)薄膜表面原位沉积聚苯胺(PANI)制备聚苯胺-聚酰亚胺-聚苯胺(PANI-PI-PANI)复合膜。考察了苯胺分散聚合中,不同空间稳定剂的稳定效果(不同分子量的大分子稳定剂PVP及小分子稳定剂CTAB、Tween-20),初步探讨了大分子稳定剂PVP-K90的稳定机理。实验表明,高分子量PVP-K90可稳定PANI良好成膜,且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证实PANI膜为掺杂态PANI,膜中不含有稳定剂PVP-K90。低分子量的PVP-K30和两亲性小分子稳定剂不能良好地稳定PANI成膜,稳定作用较差。PVP-K90的稳定作用不仅依据亲水-疏水相互作用和表面能的减少,还可能与高分子量PVP的长链分子结构及与水和苯胺的特殊相互作用有关,可用齐聚物沉淀成核机理解释。  相似文献   
4.
在工科学生培养过程中引入先进的CIDO工程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在分析《塑料制品设计》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将工程实践中广泛应用的CAE/CAE技术引入课程教学,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仅对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促使学生学习和应用CAD/CAE软件。在此基础上,将制造业领域迅速发展的3D打印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先进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