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合成了O,O'-(2-甲基-2,4-亚戊基)二硫代磷酸-N,N-二乙铵(PDP),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PDP属四方晶系,I-4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2.1357(3)nm,b=2.1357(3)nm,c=0.71892(11)nm,α=β=γ=90°,V=3.2791(8)nm3,Z=8,Dc=1.156 g/cm3,F(000)=1232,μ(Mo Kα)=0.412 mm-1,F(000)=1232,S=0.952,R=0.0664,wR=0.1791[I2σ(I)]。PDP通过NH幆S和CH幆S氢键作用形成了一维超分子孔道结构。PDP在H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研究表明:PDP能有效抑制Q235钢的腐蚀,是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属自发进行的物理化学吸附;在25℃的1.0 mol/L HCl溶液中PDP浓度为140 mg/L时的缓蚀率达到98.9%。CCDC:1404464。  相似文献   
2.
樊义康  谢斌  谢峰  吴威平  赖川  何林芯 《化学通报》2015,78(12):1123-1127
在160 °C下, 以4"-(4-吡啶基)-3,2":6",3"-三联吡啶 (3-pytpy) 为配体,Cu(OAc)2.H2O为金属盐, 通过水热法在乙腈/水的混合溶剂中合成了一个Cu(I) 配位聚合物 [Cu3(CN)3(3-pytpy)]n (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 (IR)、X-射线粉末衍射 (XRD) 和热重分析 (TGA) 对配合物1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 其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1/c, Mr = 579.03, a = 7.132 (6) ?, b = 17.431 (13) ?, c = 18.388 (13) ?, β = 94.284 (14)°, V =2280 (3) ?3, F(000) =1152, Z = 4, ?(MoKα) = 2.799 mm-1, Dc = 1.687 g/cm3, 最终残差因子R1 = 0.0447 , wR2 = 0.1238。Cu(I) 均为畸变三角形配位模式, 配位原子分别为:三联吡啶配体吡啶环上的N原子、CN-基N原子和另一个CN-基C原子。CN-基桥联Cu(I) 离子形成沿ac平面对角线方向延伸的一维内消旋螺旋链 [Cu(I)-CN]n, 配体3-pytpy则进一步桥联这些一维链形成二维 “波浪型” 网络结构, 2D层以ABAB方式堆积并通过吡啶环间的π...π堆积作用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