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3篇
物理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1.
近年来,羟自由基(^.OH)对DNA氧化损伤已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很少研究^.OH对RNA的氧化损伤。其实,RNA与DNA一样,也是核酸的两大组分之一,也有许多重要功能。所以^.OH攻击RNA也会引起重后果,会造成细胞功能衰退甚至细胞死亡等。为此,我们建立了Vit.C-CuSO4-Phen-H2O2-PNA这一产生和测定^.OH氧化损伤RNA的化学发光体系,以便加强^.OH氧化损伤RNA的研究。通过对本体系测定条件的研究,得出了本体系最佳组方是:Vit.C,CuSO4,Phen,H2O2和RNA,浓度分别为350μmol/L,55μmol/L,350μmol/L,0.2mol/L和20μg/mL,体系pH为5.5,体系终体积为1mL。随后,利用本体系检测了槲皮素,咖啡酸,黄芩甙和芦丁抗^.OH氧化损伤RNA的作用,发现这四种抗氧化剂均能有效抑制^.OH氧化损伤RNA的分子机理,结果发现,^.OH清除剂硫脲几乎抑制全部发光,推测是因硫脲清除了引发剂^.OH所致;O^-.2清除剂SOD只能抑制小部分发光;^1O2清除剂叠氮化钠和苯甲酸都能抑制绝大部分发光。这些事实提示,^.OH是RNA氧化损伤的引发剂;O^-.2只是导致RNA氧化损伤的次要因素,^1O2才是导致RNA氧化损伤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杨振  杨晓宁  徐志军 《物理化学学报》2008,24(11):2047-2052
采用经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在常温条件下金纳米颗粒周围水的结构与动力学性质. 结果表明, 水分子在纳米颗粒附近形成了明显的多层结构. 同时随着径向距离的减小, 水分子的空间取向也从无序排列趋向于有序排列. 通过分析界面处不同水层中的均方位移及停留时间分布, 发现紧贴颗粒表面的第一和第二水层中的水分子表现出很低的扩散系数, 而第三和第四水层中的水分子则能够轻易地离开界面区域而进入主体相区域. 此外, 在界面处的每个水分子的氢键平均数要高于在主体相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二元排斥Yukawa流体的表面结构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振  徐志军  杨晓宁 《物理化学学报》2006,22(12):1460-1465
基于自由能密度泛函理论(DFT)考察了二元排斥Yukawa (HCRY)流体在不同外场下的密度分布. 基于微扰理论, 体系的Helmholtz自由能泛函采用硬球排斥部分和长程色散部分贡献之和, 其中Kierlik和Rosinberg的加权密度近似(WDA)被用来计算硬球排斥部分, 而色散部分采用平均场理论(MFT)进行描述. 为了验证DFT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研究中采用巨正则Monte Carlo(GCMC)模拟计算了在不同主体相密度、硬核直径和位能参数比的条件下二元HCRY混合流体的密度分布. 结果表明, 该DFT计算结果与GCMC模拟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特别是由石墨烯片层自组装形成的二维纳米通道能够应用于物质的过滤分离.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原态石墨烯/羟基改性石墨烯狭缝孔道中水分子的微观行为,模拟计算了水的界面结构性质和扩散动力学性质,所研究的石墨烯孔宽为0.6-1.5 nm.模拟结果表明,在石墨烯狭缝孔道中,水分子受限结构呈现层状分布,在超微石墨烯孔道(0.6-0.8 nm)中水分子可形成特殊的环状有序结构,石墨烯表面可诱导产生特殊的水分子界面取向.在石墨烯孔道中,水分子的扩散运动低于主体相水分子的扩散运动,羟基化石墨烯孔道可以促使水分子的扩散能力降低.对于改性石墨烯狭缝孔道,由于羟基的作用,水分子可以自发渗入0.6 nm的石墨烯孔道内.模拟所得到的受限水分子的动力学性质与水分子在石墨烯孔道内的有序结构有关.本文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分析理解水分子通过石墨烯纳米通道的渗透机理,为设计基于石墨烯的纳米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1引言如何使翼型的气动性能不断得到提高,一直是流体力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随流体力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翼型绕流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也提出了更多的改进翼型气动性能的方法。当前被广泛使用的亚音速翼型是在本世纪上半叶发展成熟起来的,近年来在机翼减阻及高升力翼型研究的推动下[1-2],对翼型绕流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对翼型尾缘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相应地通过各种翼型的尾部处理[3],以达到增升/减阻的目的,如环量控制翼型及各种尾缘处理形式。本文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NACA0012翼型尾部(30%弦长…  相似文献   
6.
在量子力学中,薛定谔方程用于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传统教学中薛定谔方程一般作为定义直接被引入或者由实验事实波粒二象性出发逐步导引建立从而被引入,但传统的导引建立方法具有一定跳跃性,逻辑不严谨,缺乏深层原理支撑,不利于部分学生的深入理解.本文旨在从对称性和守恒量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的深层原理架构出发,以泰勒展开为基础进行数学推导,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量子力学和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引入薛定谔方程.首先,文中介绍了传统的引入方法.其次,在回顾泰勒展开的基础上引入了泰勒平移的概念,形成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后,利用泰勒平移概念结合诺特定理自然引出了薛定谔方程.  相似文献   
7.
在低速风洞中,以NACA0012翼型为例,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三种改善翼型大攻角气动性能的流动控制措施,即(1)在翼型上表面安装小三角翼涡发生器;(2)在翼型前缘安装矩形涡发生器;(3)利用前缘切口.实验雷诺数分别为4.9×105到6.5×105,攻角范围为-10°至20°.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措施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原翼型在其失速区域的性能,不仅可以提高翼型的升力,而且可以提高其升阻比;但常用攻角范围内翼型气动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三种措施各有优缺点.几种前缘流动控制的实验研究@刘宝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04教研室!北京,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