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   7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镁铝合金试样用稀硫酸溶解后通过装有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离柱以除去试样溶液中大量镁及铝离子。通过交换柱的试液以及洗涤交换柱用的高纯水接受于1 L容量瓶中,用高纯水定容。分取25μL试液作离子色谱测定氯,对离子交换分离及离子色谱测定的条件作了试验和优化。离子色谱测定氯离子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1,方法的检出限为1.03μg.L-1。根据精密度试验结果计算得其相对标准偏为4.5%。在6个试样中各加氯标准200.0 mg.kg-1作回收率试验,所得结果在94.1%~106.0%之间。  相似文献   
2.
梁力  蔡伯祥  陶俊强  杨春英 《色谱》1995,13(3):229-230
In this paper, p-aminophenol in urine was separated from its matrix and determined bv RP-HPLC witha fast column of Spherisorb C(18), 3μm, 50×4.6mm i.d.and mobile ohase of MeOH: H2O: H3PO4(22: 78:0.1, V/V/V). The sample was previously undergone hydrolysis,extraction and filtration through 0. 22μm membrane.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抗坏血酸存在下离子色谱法电导检测尿液中草酸的方法。样品经稀释后用0.22μm滤膜过滤,直接进样,以15 mmol·L-1Na HCO3(p H 8.3)为淋洗液,用Ion Pac AS12A阴离子分离柱(200 mm×4mm)分离,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草酸与其他常见阴离子在16 min内能够很好地分离,在此条件下抗坏血酸能够在80 min内保持稳定,不会降解为草酸而影响测量结果。测试条件下,草酸在0.2~40mg·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9,检出限达0.02 mg·L-1,加标回收率为96.9%~103.3%,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试。  相似文献   
4.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5种消毒剂副产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春英  杭义萍  钟新林 《分析化学》2007,35(11):1647-1650
建立了离子色谱电导检测大体积进样同时测定饮用水中5种消毒剂副产物(亚氯酸盐、溴酸盐、氯酸盐、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方法.选用大容量IonPac AS19阴离子交换分析柱,以KOH溶液梯度淋洗,流速为1.0 mL/min,可在33 min内一次进样同时分析上述5种消毒剂副产物和7种常见阴离子.亚氯酸盐、溴酸盐、氯酸盐、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检出限分别为0.43、0.68、0.78、1.04和1.53μg/L(500 μL进样),线性相关系数r>0.9995.运用该法测定了自来水中5种消毒剂副产物,并对样品加标回收,回收率在97.6%~105.6%之间.对影响分离和测定的因素,如温度、共存非测定离子、相邻离子间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pH 7的B-R缓冲底液中,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法在玻碳电极上对泛昔洛韦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与相同浓度单独存在于溶液中泛昔洛韦相比,峰电位基本不变,峰电流有所降低,讨论了pH、反应时间、扫速、富集时间、静止时间对二者作用的影响,建立了对牛血清白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计算了泛昔洛韦加入BSA前后转移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不变,扩散系数变小,推测泛昔洛韦进入BSA的疏水空腔内,使游离药物浓度变小.  相似文献   
6.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GCE)对吡虫啉进行了研究,发现吡虫啉(C=5.0×10-4mol/L)在pH 2.0的B-R(Britton-Robinson)缓冲底液中于 0.986 V(vs.SCE)左右产生一个尖锐的阳极氧化峰。本文讨论了pH、富集时间、扫速、静止时间的影响。吡虫啉在2.0×10-5~4.0×10-4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r=0.9986),检出限为1.0×10-6mol/L。用该方法对吡虫啉进行了实际测定,还对吡虫啉的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二氯喹啉酸在玻碳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循环伏安法(CV)和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在玻碳电极(GCE)上对二氯喹啉酸进行了研究,发现二氯喹啉酸在pH一=的B-R(Britton-Robinson)缓冲底液中于 0.954 V(vs.SCE)左右产生一个尖锐的阳极氧化峰.实验考察了pH值、富集时间、扫速、静止时间的影响.该法二氯喹啉酸在1.0×10-6~1.0×10-4 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r=0.998 8),检出限为6.0×10-7mol/L.用该方法对二氯喹啉酸进行了实际测定;对二氯喹啉酸的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