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化学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取过20 目筛黄筋泥(浙江龙游县, 桔园表层土,pHH20 为5.1,有机质含量为2.35% , 每100 g 土的阳离子交换量为10.50 mmol, 每1 kg 土的可溶态稀土总量为11.44 mg) 风干土若干, 以0,10,50,100,200,350 mg·kg-1的浓度水平分别加入混合稀土及单一稀土元素Pr,Sm ,Eu 等, 混合稀土的配比为La∶Ce∶Pr∶Nd∶Sm∶Eu∶Gd∶Y=4∶4∶2∶2∶2∶1∶1∶4, 并对土样加蒸馏水至田间持水量的50% , 保持100% 的湿度在生化培养箱中于25 ℃下恒温培养一周后进行微生物量的测定, 每个样重复3 次, 土壤样品微生物量碳的测定方法采用氯仿熏蒸,0.5 mol·L-1 K2SO4 提取法, 提取液中的有机碳浓度用自动定碳仪(TOC)测定, 并由下式计算微生物量:SMBC= (cECt- cECO)/0.45, 式中,SMBC为土壤微生物量碳,cECO,cECt分别为氯仿熏蒸前后提取液中有机碳的浓度。测定结果表明, 不同稀土元素对土壤熏蒸前后的有机碳含量及其微生物量碳变化的影响规律基本相似, 随着稀土浓度的升高,熏蒸前后有机碳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而且两者在量值上有逐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