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化学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
A top-contact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OFET) is fabricated by adopting a pentacene/1,1’-bis(di-4tolylaminophenyl) cyclohexane(TAPC) heterojunction structure and inserting an MoO3 buffer layer between the TAPC organic semiconductor layer and the source/drain electrode.The performances of the heterojunction OFET,including output current,field-effect mobility,and threshed voltage,are all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introducing the MoO3 thin buffer layer.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the modified heterojunction OFET is attributed to a better contact formed at the Au/TAPC interface due to the MoO3 thin buffer layer,thereby leading to a remarkable reduction of the contact resistance at the metal/organic interface.  相似文献   
2.
该文研究了α(∈(1,2))阶非线性多基点分数微分方程脉冲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利用不动点定理在较弱条件下得到了解的存在性定理,并通过三个实例验证了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3.
敌百虫被广泛用作杀虫剂和驱蚊剂,过量使用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人体健康不利,所以,控制其用量及检测其残留量是敌百虫使用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两个环节。到目前为止,检测敌百虫的手段主要有色谱法[1-3]、毛细管电泳法[4]、红外光谱法[5]等。这些方法相对费时费力和需要昂贵的设备。  相似文献   
4.
利用荧光光纤传感器来检测癌症必须弄清楚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是否具有不同的荧光特征.在体外培养了SMMC-7721肝癌细胞和HL-7702正常肝细胞,然后用荧光光谱仪对它们的自体荧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细胞的自体荧光发射光谱在550~720 nm范围内发射峰的数目和峰位均相间(602 nm和691 nm),只是主峰的波形略有差异.在720~800 nm范围内,肝癌细胞有一特征荧光峰,峰位置在734 nm附近,而正常肝细胞则无此峰.通过对多代培养的细胞进行荧光光谱测试,发现两种细胞的荧光光谱特征在细胞传代的过程中保持不变,说明细胞中的荧光特征在传代过程中保持稳定.这两方面的实验为利用荧光光纤传感器来检测癌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0.1 mol·L-1乙酸缓冲溶液中(pH=5.69), 用电化学方法和吸收光谱法研究了Eu3+-芦丁配合物和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 发现Eu3+-芦丁配合物与DNA通过静电吸引和沟槽键合模式键合. 在玻碳电极上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法得到了键合常数(K=1.42×104 mol·L-1)和键合位点数(n=2).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Eu3+和芦丁的相互作用, 以及Eu3+-芦丁配合物与DNA 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纳米金已在在药物靶向传输体系、疾病检测、分子识别、生物标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纳米金的表面效应,大量的表面原子具有巨大剩余成键能力,使得纳米金粒子较容易团聚、沉聚,影响了其稳定性。为了实现对肿瘤靶标之一-癌胚抗原的痕量检测,需要制备出对癌胚抗原检测具有良好的增色效应与荧光增敏效应的纳米材料。该工作采用纳米金的硫醇衍生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硫醇衍生化的纳米金材料,并对此新型硫醇衍生化的纳米金材料的特性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新的配体乙二硫醇存在下,有更多的电子从配体的轨道跃迁到与中心离子相关的轨道上,导致荧光增强。这种新型硫醇衍生化的纳米金与癌胚抗原作用时表现出增色效应与荧光增敏效应,而纳米金与癌胚抗原作用时看不到这种增色效应与荧光增敏效应。红外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材料的蛋白增色机理为当硫醇衍生化纳米金与癌胚抗原蛋白作用时,体系中蛋白的—OH表现出更多的面外弯曲振动,有利于电子从硫醇衍生化纳米金配合物向蛋白转移而导致其增色和荧光增敏效应。因而这种新的硫醇衍生化纳米金材料比纳米金将具有更好的生物检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含有Ca2+,PO3-4和F-的电解液中,用电化学恒电流方法,在工作电流为0.9 mA温度为60 ℃的条件下沉积60 min,在医用钛(Ti)表面上制得含氟羟基磷灰石(FHAP)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X射线衍射(XRD)对涂层进行表征,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考察了氟离子的引入对涂层构象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部分取代磷灰石中的羟基,FHAP晶格常数变小,涂层相貌由疏松的微米级的菊花瓣状变化为致密的纳米级的尖锥状。FTIR分析表明,涂层中羟基的伸缩和弯曲振动模式的对称性发生了改变,模拟体液浸泡后涂层覆盖碳磷灰石,涂层生物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