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3篇
晶体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水热条件下,以钴(Ⅲ)-胺配合物[Co(en)3]3+,[Co(dien)2]3+为模板,合成出了3例新的稀土草酸盐化合物{[Co(en)3]·[KLa2(C2O4)5(H2O)6]·H2O}n (HNU-9)、{[Co(dien)2][La2(C2O4)4(H2O)2xH2O}n (HNU-11)和{K3[Co(dien)2][La4(C2O4)9(H2O)2]·5H2O}n (HNU-12)。在这3个化合物中,不同的模板剂(Co(en)33+,Co(dien)23+,K++Co(dien)23+)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这些化合物中,从而构筑出不同拓扑结构的三维骨架结构。有意思的是,由于中心金属原子La的配位模式不同,HNU-11和HNU-12展现出未报道过的新颖的拓扑结构。可见,具有高配位数的中心稀土金属原子较易构筑出具有新颖拓扑结构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水热条件下,以钴(Ⅲ)-胺配合物[Co(en)3]~(3+),[Co(dien)2]~(3+)为模板,合成出了3例新的稀土草酸盐化合物{[Co(en)3]·[KLa2(C2O4)5(H2O)6]·H2O}n(HNU-9)、{[Co(dien)2][La2(C2O4)4(H2O)2]·x H2O}n(HNU-11)和{K3[Co(dien)2][La4(C2O4)9(H2O)2]·5H2O}n(HNU-12)。在这3个化合物中,不同的模板剂(Co(en)3~(3+),Co(dien)2~(3+),K++Co(dien)2~(3+))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这些化合物中,从而构筑出不同拓扑结构的三维骨架结构。有意思的是,由于中心金属原子La的配位模式不同,HNU-11和HNU-12展现出未报道过的新颖拓扑结构。可见,具有高配位数的中心稀土金属原子较易构筑出具有新颖拓扑结构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以-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PMo12O40]3-作为模板,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一例新型二维Gd(Ⅲ)配位聚合物[Gd(BMBCP)(H2O)4][PMo12O40]·2.75H2O (HNU-13) (H2BMBCP·Cl2=1,4-双(3-羧酸吡啶基-1-亚甲基)苯二氯).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仪确定其结构,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 (PXRD),傅里叶红外光谱 (IR)和热重分析仪(TG)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结构结晶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 =1.4291 nm ,b=1.3772 nm,c=2.8430 nm,α=90.00°,β =91.154°, γ=90.00°,Z =4.值得注意的是,由于[PMo12O40]3-与H2BMBCP·Cl2配体的静电作用,从而形成左右手螺旋链,进一步的构筑为层状4,4-网格结构.  相似文献   
4.
结合DLVO理论和壳聚糖微球的特点, 提出了适合实验数据的电动力学模型, 并分析了浓厚分散系的界面极化弛豫的微观机制. 进而测量了不同粒径壳聚糖微球悬浊液的介电谱, 发现在10~100 MHz频率范围内均出现明显的介电弛豫现象. 利用上述模型合理解释了该弛豫现象以及微球粒径对界面极化弛豫的影响, 结果也证明了我们提出的模型的适当性. 此外, 利用Hanai方法, 通过介电参数准确计算出了各悬浊液的内部信息, 并且分析了这些实时信息的合理性. 研究结果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展示了介电谱方法在即时获取壳聚糖内部信息上的独到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