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我国盐湖粘土矿物及其意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我国盐湖粘土矿物,它以伊利石-绿泥石为特征,含少量蒙脱石和高岭石等。不同地区盐湖和盐湖不同沉积阶段中某些粘土矿物组合、相对含量和粘土中化学成分等存在明显差异。盐湖粘土矿物基本上是他生的,同时也存在转交这种成因类型。盐湖粘土矿物基本特征是受我国干旱气候带和盐湖的不同物质来源所控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Models-3/CMAQ,结合气象模式WRF,以杭州市地方排放清单为基础,对杭州2010春季5月污染物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杭州市2010年5月空气污染物的分布.模拟值与5个监测站点的三种污染物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对模式的模拟效果进行统计评估。验证结果显示,模式能较好的反映常规污染物NO_2、SO_2和PM10浓度变化趋势,模拟偏差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为未来污染控制措施制定和空气预测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Most of the clay minerals in salt lakes of China are characterized by illite-chlorite as-semblage, with a minor amount of montmorillonite and kaolinite and so on.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mineral assemblages, relative content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of clay minerals in salt lakes of different areas and in different sedimentary stages. Clayminerals in these salt lakes are basically allogenic, but transitional origin may also exist.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y minerals in salt lakes are controlled by the arid climatic zone ofChina and the different material supplies of salt lakes. With the data taken from clay miner-al stud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relation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salt lakes, theregularities of immig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mineralization elements.  相似文献   
4.
徐昶  王聪  刘灵雅  李宁 《应用声学》2016,24(3):277-280
为了减小M2M网络中MAC层的接入冲突,提高接入数据传输效率和节点能量利用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分组协议HG-MAC(Hybrid and Grouping MAC)。HG-MAC混合利用基于调度与基于竞争的两种接入方式;对节点进行分组分层管理,减少接入冲突和提供QoS保障;采用休眠机制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引入动态调整机制和可变帧长度提高协议灵活性。通过建立二维马尔可夫链,对竞争时长与数据传输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OPNET仿真工具,将HG-MAC与CSMA/CA和TDMA的性能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HG-MAC在数据传输速率、能量效率和信道利用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Palasantzas的分形上高度-高度关联函数的近似富里叶变换W(k),研究了电子态在分形表面上的局域化,发现电子态与表面粗糙有较强的耦合,而且局域化不仅与粗糙的两个参数-均方根高度σ和关联长度ζ有关,还受表面分维数影响,数值结果显示局域化随分维的增大而加强。  相似文献   
6.
徐昶  宋华羽  左志贵  周振华 《应用数学》2015,37(2):87-90,97
目的 评估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对低位直肠癌实施根治性切除的远期疗效(包括肿瘤学效果及肛门功能)。方法 对2006 年2月至2013年5月采用ISR 进行R0 切除术并成功保肛的9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分期pTNMI期35 例、Ⅱ期30 例、Ⅲ期26 例。无围术期死亡。发生吻合口瘘2例,新直肠黏膜坏死2 例,吻合口狭窄15例。术后随访6~94 个月,平均随访(40.3±23.9)个月。中途失访10 例。远处转移9例,局部复发3 例,1例术后36 个月发现左侧盆壁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35个月骶前复发,1 例术后52 个月发现骶骨转移。无吻合口复发。随访截止时,8例死于肿瘤远处转移。5年累积生存率90.9%,5 年累积无病生存率81.3%。至术后1年,行部分、次全、完全ISR 患者肛管最大静息压分别为(8.5±1.4)、(7.9±2.2)、(4.4±1.2)kPa,大便失禁严重程度Vaizey 评分为4.2±3.0、5.7±3.0、13.7±3.2。结论 在进行R0切除的前提下,低位直肠癌患者使用ISR 技术进行保肛治疗具有较低局部复发率以及可以接受的肛门节制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