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6篇
综合类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1.
三唑醇(Triadimenol,又称Baytan)是一种优良的内吸性广谱杀菌剂。谷类作物的种子经处理后,防治病虫害的效果极为突出,可增产粮食20%。此化合物化学名称为1-(对-氯苯氧基)-1-(1′,2′,4′-三氮唑-1′基)-3,3二甲基丁醇-2,结构式(Ⅰ)见后。由于分子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故应有四种光学异构体。我们实验室曾分离出毫克量的三唑醇两个非对映异构体(A体和B体),生物测定表明两者的药效有明显差別,并确定有效者为A体。根据~1H-NMR中偶合常数,  相似文献   
2.
采用锗-硅复合靶射频反应溅射技术,制备了GeO  相似文献   
3.
内吸性杀菌剂三唑醇(酮)立体异构体的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了拆分三唑醇A、B两非对称异构体所形成的非对映中间体的结构,并得到100%光学纯的三唑醇右旋A体。经X-射线法等确定其绝对构型为(+)1R,2s,由Jones氧化反应得到100%光学纯的三唑酮右旋体,利用格氏氢转移反应对右旋三唑酮进行不对称还原得三唑醇的不同光学异构体。对小麦叶锈病的生物活性测定表明三唑醇中(-)-A-1S,2R的生物活性最高;三唑酮中,左右旋体的活性相当。  相似文献   
4.
2(1H)-喹啉-2,4-二酮类化合物抗小麦锈病的3D-QSAR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研究了21个2(1H)-喹啉-2,4-二酮类化合物抗小麦锈病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发现用CoMFA方法可以找到最佳的3D-QSAR模型,并通过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活性化合物的前线轨道及静电势分布图的差异.所得构效关系模型为发现更高活性的化合物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山梨酸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少生物活性分子中[如维生素A,白三烯(leukotriene)和某些昆虫信息素等含有共轭烯键结构。它们对立体构型有特定要求。为了研究立体定向合成共轭双键的方法,本文选择山梨酸(2,4-己二烯酸sorbic acid,1)作为模型化合物,试图通过山梨酸的四个异构体来研究共轭双键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山梨酸是含二个共轭烯键的不饱和羧酸,1953年美国正式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6.
对α-唑基-α-芳氧烷基频哪酮(芳乙酮)及其醇式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合成了33个新型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证实;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7.
8.
低温衬底使器件在制膜过程中避免热伤害. 研究得到强水冷衬底的射频反应溅射法制备a-SiO2 薄膜的最佳工艺条件. 所制得的薄膜具有好的致密度和抗腐蚀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锗-硅复合靶射频反应溅射技术,制备了GeO_2含量x=0%~81%的非晶GeO_2-SiO_2复合薄膜.用自动椭偏仪进行测量,得到复合氧化物薄膜中GeO_2的含量.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得此种薄膜的红外吸收谱随GeO_2含量的变化关系,并讨论了其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