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5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超微粒子的化学特性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相似文献   
2.
负载型钼系催化剂广泛用于加氢脱硫、抗硫甲烷化及部分氧化等,其加氢脱硫活性与低温氧的表面吸附量成正比,活性组分受载体性质的影响。超细粒子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催化材料,由于其表面及体积效应,导致其特殊的表面吸附性能。以超临界法合成NiO/Al_2O_3、Fe_2O_3/SiO_2等超细催化剂已有报道,但该法对MoO_3/Al_2O_3的合成尚未见报道。本文以MoO_3/Al_2O_3超临界法合成超细粒子催化剂,根据超细催化剂分散性与粒径的关系选择了活性与钼表面分散性有依赖关系的临氢重整反应为探针,研究了超细MoO_3/Al_2O_3催化剂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引言超微粒子是介于微观原子世界和宏观物质之间的中间体系。粒子的粒径为10—1000A。自然界中许多有生物活性的粒径正处于这个范围内,因此合成超微粒子及研究其性质对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超微粒子已作为精细陶瓷、涂料、催化剂材料、信息存贮材料、药剂载体材料、传感器材料等等得到了某些应用。虽然早在1861年Thomas Graham就成功地制备了胶体(即超微粒子在水相中分散的体系),但是,系统研究超微粒子还是近几十年的事。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人们逐渐查明了超微粒子的本来面目,从原子水平掌握了超微粒子的晶体结构和表面结构,阐明了超微粒子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表面光伏效应测得的表面光电压谱在半导体表面化学物理的研究中早已获得极为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们实验室成功地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复相光催化的研究中[1,2],如发现表面光伏信号是半导体多晶粉末光催化剂具有活性的必要条件,光电压信号愈强光催化活性愈高,而且二者存在半定量的关系。这些结果启发我们,表面光伏技术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快速评估光催化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合成低碳醇超细Mo-Co-K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类凝胶法和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超细Mo-Co-K催化剂。通过BET,TEM,XRD和TPR等表征手段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备参数尤其是Co/Mo比对超细Mo-Co-K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催化剂为大比表面积、小粒径、大孔超细粒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