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白色的[Bu^tSAg]nPPh3溶于CS2中, 析出桔黄色晶体. 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其结构为(PPh3)2Ag(S2CSBu^t). 发现了一个CS2在Ag-S键中的插入反应. 此反应为可逆反应, 晶体在120-130℃失去CS2. 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a=10.571(1), b=13.638(3), c=14.391(3)A, α=88.75(2), β=72.84(1), γ=80.58(1)°, V=1954.9A^3, Dc=1.36g/cm^3, Dm=1.36g/cm^3, Z=2. 3572个衍射点参与修正, R=0.045, Rw=0.043, Ag原子以变形四面体与硫代黄原酸配体Bu^tS-CS2的两个S原子及两个PPh3的P原子配位. 插入反应形成的CS3基团基本上共面, 其C-S键长比CS2中的键长明显加长, 而比单键的C-S键长要短, 并在红外光谱上出现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2.
白色的[Bu~tSAg]_n与PPh_3溶于CS_2中,析出桔黄色晶体。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其结构为(PPh_3)_2Ag(S_2CSBu~t)。发现了一个CS_2在Ag—S键中的插入反应。此反应为可逆反应,晶体在120—230℃失去CS_2。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I,a=10.571(1),b=13.638(3),c=14.391(3)A,a=88.75(2),β=72.84(1),γ=80.58(1)°,V=1954.9A~3,D_o=1.36g/cm~3,D_m=1.36g/cm~3,Z=2.3572个衍射点参与修正,R=0.045,R_w=0.043。Ag原子以变形四面体与硫代黄原酸配体Bu~tS—CS_2的两个S原子及两个PPh_3的P原子配位。插入反应形成的CS_3基团基本上共面,其C—S键长比CS_2中的键长明显加长,而比单键的C—S键长要短,并在红外光谱上出现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3.
白色的[Bu^tSAg]nPPh3溶于CS2中, 析出桔黄色晶体. 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其结构为(PPh3)2Ag(S2CSBu^t). 发现了一个CS2在Ag-S键中的插入反应. 此反应为可逆反应, 晶体在120-130℃失去CS2. 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a=10.571(1), b=13.638(3), c=14.391(3)A, α=88.75(2), β=72.84(1), γ=80.58(1)°, V=1954.9A^3, Dc=1.36g/cm^3, Dm=1.36g/cm^3, Z=2. 3572个衍射点参与修正, R=0.045, Rw=0.043, Ag原子以变形四面体与硫代黄原酸配体Bu^tS-CS2的两个S原子及两个PPh3的P原子配位. 插入反应形成的CS3基团基本上共面, 其C-S键长比CS2中的键长明显加长, 而比单键的C-S键长要短, 并在红外光谱上出现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