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渗透气化过程(简称PV过程)是一种早为人知而近期才得以发展的膜分离过程,它是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被高分子膜选择吸附溶解,及在膜中扩散速度的不同,从而分离或富集有机液体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1850年Graham等首先利用这一原理进行了液体混合物的分离,然而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PV过程才被Binning等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近十年来,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FTIR研究了甲基氰乙基纤维素/二氯乙酸溶液相转变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发现溶液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随溶液结构的改变而变化。随着浓度的增大,溶液由各向同性态向各向异性态转变,分子产生有序排列,导致某些氢键被增强或削弱,使基团的红外吸收谱带发生位移。当加热液晶溶液时,各向异性态向各向同性态转变,也使基团的红外吸收谱带位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聚苯基喹噁啉[PPQ(B)]及聚苯基单醚喹噁啉[PPQ(E)]膜对水/乙醇、水/异丙醇、甲苯/乙醇和苯/环已烷等液体混合物体系的渗透气化特性。发现PPQ(B)、PPQ(E)膜水/乙醇及水/异丙醇混合物而言,均属水优先透过型。PPQ(E)膜在70℃下,对水/异丙醇(6.3/93.7wt%)混合液的分离系数α_(w/p)达127。实验结果还表明,PPQ(B)膜对甲苯/乙醇及苯/环已烷混合液的渗透气化分别为甲苯及苯优先透过型。对以上实验结果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甲基氰乙基纤维素在二氯乙酸(DOA)中能形成溶致性液晶。本文利用FTIR仪、阿贝折射仪以及偏光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该液晶溶液相转变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折光行为,以及液晶相织构等的变化。发现相转变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大的变化。液晶相由许多小的取向区域组成,各小取向区域的取向程度和方向不同,随着浓度的提高,液晶内的有序程度逐渐提高,各小取向区域的取向方向逐渐趋于一致,总的取向度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5.
An Abbe refractometer with a rotatable polarizer mounted on the eyepiece is used for determining the two principal refractive indices of methyl-cyanoethyl cellulose/dichloroacetic acid liquid crystalline solutions. The critical concentration where the mesophase appears can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variation of the increment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with the concentration. Mesophase textures of the liquid crystalline solutions are observ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centration on mesophase textures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膜的处理方法与其渗透汽化性能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壳聚糖均质膜折脱酸处理、干燥方法与所得膜的渗透汽化性能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膜的透过、分离性能。用含3wt.%NaOH的醇水溶液(乙醇/水=50/50(wt./wt.))进行脱酸处理的膜,其α水/乙醇值,在料液温度为55-75℃的范围内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