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HVDC系统设计控制器的关键是得到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站及高压直流线路的动力学模型难以在线求取本针对这一问题,在介绍了HVDC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参数模型集估计的辨识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证实了这种 可行性及该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郑思梁  孙镇华  汪勇 《力学学报》1990,22(2):246-251
本文导出了在Kirchhoff假设下受轴对称载荷时、材料正交异性的圆环壳的复变量方程,给出了该方程的一般解,该解可用于α=a/R<1,其中a为环壳截面的半径,R为环壳的总体半径,文中并举例说明其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解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两种磺酰胺类化合物, 并研究了其荧光性能. 通过它们对金属阳离子的选择性识别实验, 发现其在乙醇水溶液中均对Fe3+有专一性的识别作用, 并在NH2OH·HCl和H2O2的存在下, 两种化合物对Fe3+都具有氧化-还原荧光“开-关”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合成了N6-对甲苯磺酰胺腺嘌呤(I)和邻苯二对甲苯磺酰胺(Ⅱ)两种主体化合物.通过对其与阴离子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它们在乙腈溶液中和Cl-、Br-、NO3-、NO2-、HSO4-、Ac-、F-几种阴离子相互作用时,仅对F-具有专一的选择性识别作用.F-离子可使I和Ⅱ主体的荧光吸收猝灭并发生红移.通过试验证明,F-离子和I、Ⅱ主体的识别作用机理是因形成了激基缔合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