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化学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般认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主烃链长度若在C_8以下,由于分子间憎水相互作用力太弱,其表面活性很低,很难形成胶束,因此文献中尚未见采用澳化己基三甲铵(简写作C_6NBr)作为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的增敏剂。但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有很强的增敏作用。本文将C_6NBr和长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适当地搭配起来,有可能增强其表面活性,和作  相似文献   
2.
增溶光度法多数是使用阳离子型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后分别记作sf,sf)作增敏剂,而且通常认为C_8以下的sf由于主烃链长度短,分子间的憎水相互作用力弱,表面活性低,不易形成胶束,故文献中尚未见用C_8以下的sf作为增溶光度法增敏剂的报导。我们在研究C_8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后记作sf)等摩尔混合作增敏剂的基础上,对不同主烃链长度sf的适宜搭配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表明,即使短烃链的C_6sf(溴化己基三甲铵,记作C_6NBr)只要与较长主烃链的sf(十二烷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