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6篇
  201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用水合茚三酮以硫酸肼还原,与氨基酸反应的空气整段间隔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茶叶中α-氨基酸总量,只需90℃、5min测定下限就可达5mg/L,回收率在97~106%,进样频率80样/h。  相似文献   
2.
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和荧光光谱研究BaFCl:Eu中铕的价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BaFCl:Eu是一种优良的X射线发光材料,最近我们发现:虽然它的发光起源于Eu~(2+)离子的4f~65d→4f~7能级间的电子跃迁;但是晶体中同时存在的Eu~(3+)离子的电荷转移跃迁对发光有很明显的增强作用。因此在研究Eu~(2+)和Eu~(3+)离子在发光过程中的作用时,必须首先要知道它们在发光材料中的浓度。我们提出了一种准确测定BaFCl:Eu中Eu~(2+)和Eu~(3+)离子含量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依据Eu~(2+)离子的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以及Eu~(2+)和Eu~(3+)离子的发光光谱。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Eu~(2+)/Eu~(3+)浓度比的BaFCl:Eu,并初步讨论了它们的发光现象。  相似文献   
3.
铕激活的发光晶体,在不同能量的辐射激发下,发光性质有所不同。McClure和Kiss曾报道过在γ射线辐照下,CaF_2中的RE~(3+)可以被还原为RE~(2+),并相应地出现RE~(2+)的吸收光谱。Ершов等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病人病因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发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20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分别对两组受检者的血液标本实施常规检验及血涂片染色显微镜检,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种细胞的细胞形态学变化,计算形态异常检出率,并分别比较其Hct、RDWSD、MCH、MCHC、MCV的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外周血细胞异常变化检出率为60.0%,对照组仅为7.5%,其中,白细胞变化、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异性淋巴细胞变化、异常细胞等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Hct、RDW-SD、MCHC、MCV等指标的检测结果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血液标本的血细胞形态进行观察,能够对发热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判断,一定程度上明确患病的原因,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1962年Jφrgensen提出了精细电子自旋配对能理论(RESPET),计算由配体提供一个电子、将具有4f~q基态的Ln~(3+)还原为具有4f~(q+1)的Ln~(2+)这个电荷转移过程(CT)的能量变化。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6.
过去关于BaFCl:Eu的发光的研究都认为它的发射光谱中只包括一个峰值位于385nm的窄带[Eu~(2+) 4f~65d-4f~7(~?S_(7/2))]和一个叠加在带谱上的锐线发射[Eu~(2+) 4f~7(~6P_(7/2))-4f~7(~8S_(7/2))],它的激发光谱是由一个相当于Eu~(2+)4f~65d激发能级在晶场中分裂成四个峰的宽带组成。最近我们发现在H_2 -N_2 、N_2 、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