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化学   1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改英 《化学教育》2009,30(12):77-78
通过查阅文献和实验探究了苯酚的几种溴代产物在水、苯酚熔液和苯酚水溶液中的溶解性;从有机反应的理论角度探讨了苯酚溴代反应机理及产物的确证,指出苯酚与溴水反应的产物是2,4,6-三溴苯酚。  相似文献   
2.
周改英 《化学教育》2010,31(3):14-17
《化学教育》一创刊,我就成了她的读者——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每次到图书馆借阅杂志,差不多都要问:“请问新的一期《化学教育》到了没有?”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学,便自费订阅《化学教育》杂志。30年过去了,我从读者到作者,一路走来,《化学教育》始终陪伴着我成长,引领我前行,我也亲眼目睹了《化学教育》真实地记录并推动着我国当代化学教育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绩。  相似文献   
3.
周改英 《化学教育》2005,26(Z1):84-86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是促进学生发展实现课程目标的工具。教师是化学教材资源的生成者、重组者和教学目标的构建者,不应照本宣科地“教教材”,而应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改英 《化学教育》2014,35(3):86-88
针对新课程教材中实验“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通过实验探究和文献分析,指出苯与硫酸(或其他非还原性酸)溶液混合均能使KMnO4溶液褪色的事实,并用“苯的环状活性中间体正离子机理”解释了苯被氧化的原因,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用和修订该实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改英 《化学教育》2011,32(6):65-67
就如何准确把握课标和教材的内容,结合氧气结构的教学案例探讨了价键法不能解释氧气具有顺磁性的特性,认为氧气的分子结构应该用分子轨道理论描述,中学教学不宜要求学生用电子配对法写出氧气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提出教学要加强本体性知识和发展性知识的研修,准确把握新课标要求正确使用课程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周改英 《化学教育》2011,32(2):69-72
结合高中新课程教科书、课堂教学、流行的教辅资料以及某些大型考试题中存在的问题,就检验Fe3+的反应物配体结构与性质、配合反应的特点、配合反应在解释平衡移动和探究性学习中的应用等,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性探讨,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改英 《化学教育》2010,31(8):80-81,84
针对一道广为流传的有关富勒烯高考试题,初步介绍了富勒烯的结构与性质,指出富勒烯不能互称为同素异形体,并提出新课程理念下应用化学学科前沿成果的材料命题的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周改英 《化学教育》1996,17(4):44-46
1995年全国高考化学试卷第1题题目是:N和Ne的原子半径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9.
10.
周改英 《化学教育》2011,32(9):82-84
就如何准确把握和使用教材中的实验资源,结合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案例,探讨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分析了一种新方法,提出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验设计要关注创新的承接性、把握创新的基础性、彰显科学的实证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