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化学   157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28篇
综合类   17篇
数学   61篇
物理学   1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多层介质中的热弹性位移和应力.多层介质具有不同厚度,各层又具有不同的弹性性质,最上层表面上作用热荷载和集中荷载.假设各层分别是均匀、各向同性弹性材料,各层相关的位移分量是轴对称的,对称轴为各层表面的垂线.因此,各层应力函数满足无体力的单一方程.利用积分变换法求解了该方程,对由任意多个层数构造的多层介质,给出了其相应层数基础热弹性位移和应力的解析表达式.并对3层介质和4层介质时的数值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取样平均法提高CCD多道探讨器信噪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取样平均法有效地提高了CCD光学多道探测器信噪比,当采样次数为m时,信噪比提高√m倍,应用于实验得到了高信噪比的各种光谱谱图。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微孔结构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熔纺/冷拉伸法制备了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微孔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纺丝温度的下降或熔体拉伸比的提高,最大可几孔径及孔隙率增大;熔纺中冷却风速提高,最大可几孔径及孔隙率较大;温度低于110℃时,热处理对最大可几孔径及孔隙率的影响较小,在120-130℃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最大孔径及孔隙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随着初纺中空纤维拉伸倍数的增加,孔隙率先增加而后下降。  相似文献   
4.
提出用钒和铜混合基体改进剂衬钽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镓的方法。衬钽管使镓的灵敏度提高6倍左右,钒和铜混合基体改进剂不仅能进一步提高灵敏度,而且能提高灰化温度,降低原子化温度,增强抗干扰能力。测定 GSD 标准样品中的镓时,不需对样品进行预分离即可直接进行测定,结果与参考值相符。  相似文献   
5.
以聚氧乙烯(PEO)为基质, 在其中掺杂适量的钨磷酸, 制备PEO-H3PW12O40质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膜. XRD及IR测试表明体系中Keggin阴离子与PEO链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化合物; Keggin阴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水合质子的形成. PEO-H3PW12O40复合膜的电导率室温最高可达4.0×10-3 S•cm-1.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纤维辐射接枝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聚丙烯纤维的辐射接枝方法、特征和机理、以及其研究进展和表征进行了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原子吸收无火焰钽舟法测定岩石中痕量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子吸收无火焰钽舟法测定岩石样品中痕量镱,除铝、钠、硅、铁、钙以外其它元素不干扰测定。样品分解后,经PMBP萃取分离用本法测定获得了良好结果。该法灵敏度为6×10~(-12)克/1%吸收。 (一)仪器与主要试剂 1.以QR-50型分光光度计为主体组装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混合指示剂;溴甲酚绿及甲基红各0.2%乙醇溶液以3∶1体积混合。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电流变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水珠  沈家瑞 《高分子通报》1995,(3):170-173,151
本文概述了电流变体的发展概况,电流变机理、电流变效应的影响因素及聚合物电流变体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电流变化的组成春在机械制造、自动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CaCO3/PEEK复合体系的力学行为和热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聚醚醚酮和碳酸钙复合体系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偶联剂和填料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行为和热行为的影响.发现磺化聚醚醚酮作为偶联剂能有效地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基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基体树脂的熔点,有助于改善聚醚醚酮的加工条件  相似文献   
10.
催化湿式氧化中铜基催化剂的流失与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制备了催化湿式氧化处理有机废水用铜基催化剂,并用XRD,XRF和TG-DTG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催化剂及其前驱体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由类水滑石结构的前驱体焙烧得到的催化剂Cu-Al-Zn-O,其活性组分铜的流失得到了控制;在氧化降解苯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磺基水杨酸时,在初始氧分压0.5MPa和160~220℃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剂活性组分铜的流失量小于0.3mg/L.对催化剂活性组分不易流失的原因进行了理论解释和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