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3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LaB6-ZrB2共晶复合材料的组织特征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弧炉和电子束悬浮区熔炉法制备了LaB6ZrB2共晶复合材料,并用SEM和TEM方法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B6ZrB2形成纤维状共晶组织,控制凝固条件可得到定向排列的组织,LaB6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直径为02~12μm的ZrB2纤维,纤维长度可达100μm以上。对于固液界面为平面生长的试样,其结晶学取向关系为[001]LaB6∥[001]ZrB2,(110)LaB6∥(010)ZrB2。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孔隙率的C/C复合材料为预制体,以甲基三氯硅烷(CH3SiCl3)为反应源气、氩气为载气、高纯氢气为稀释气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制备一系列C/C-SiC复合材料,在MM-1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C/C-SiC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评价,分析不同原始密度及组分含量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制体密度增加,C/C-SiC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摩擦力矩和平均单位面积吸收功率等增大,刹车时间和线磨损率降低;C/C-SiC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静摩擦系数,其中预制体原始密度为1.44 g/cm3的复合材料较适用于刹车材料.  相似文献   
3.
纳米Si/C/N复相粉体的微波介电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东林  周万城  万伟 《物理学报》2001,50(12):2471-2476
研究了纳米Si/C/N复相粉体在8.2—18GHz的微波介电特性,采用双反应室激光气相合成纳米粉体装置,以六甲基二硅胺烷((Me3Si)2NH)(Me∶CH3)为原料,用激光诱导气相反应法合成纳米Si/C/N复相粉体,复相粉体的粒径为20—30nm.纳米Si/C/N复相粉体与石蜡复合体的介电常量的实部(ε′)和虚部(ε″)以及介电损耗角正切(tan δ=ε″/ε′)随纳米粉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大,ε′和ε″与纳米粉体体积分数(v)之间符合二次函 关键词: 纳米Si/C/N复相粉体 微波介电常量 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聚碳硅烷(PCS)为原料,通过800-1200℃热解制备了PCS-SiC陶瓷,采用SEM、XRD与拉曼光谱对样品形貌、晶相及自由碳结构进行了表征。测量了样品直流电导率,并用矩形波导法测试了试样在8.2-12.4 GHz(X波段)频率范围的复介电常数,根据传输线理论计算出不同厚度材料的反射损耗。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样品电导率升高,同时复介电常数实部与虚部增加,吸波性能得到改善。PCS-SiC陶瓷中自由碳石墨化是引起极化能力及电导损耗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碳纳米粒子支撑的钯纳米结构(Pd-CNP). 透射电镜表征显示在Pd-CNP纳米复合物中,金属Pd呈菜花状结构,粒径约20~30 nm。它们由许多更小的Pd纳米粒子(3~8 nm)组成. 电化学研究表明,虽然Pd-CNP的电化学活性面积比商业Pd黑低40%(可能原因是部分Pd表面被一层碳纳米粒子覆盖),但其对甲酸氧化却表现出更好的电催化活性:质量比活性和面积比活性都比Pd黑高几倍. 催化活性增强的原因可能是碳纳米粒子支撑的Pd纳米结构具有特殊的层次化结构,可以形成更多的活性位,以及表面位更利于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