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0篇
化学   14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71篇
综合类   91篇
数学   61篇
物理学   1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eS2多晶薄膜电子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各纯Fe薄膜,并硫化合成FeS2.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近边吸收谱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薄膜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FeS2薄膜,在费米能级附近,有较强的Fe 3d态密度存在,同时,在价带谱中2-10eV处有强度较大的S 3p态密度存在;Fe的3d轨道在八面体配位场作用下分别为t2g和eg轨道,实验中由Fe的吸收谱计算得到两分裂能级之差为2.1eV;实验测得FeS2价带结构中导带宽度约为2.4eV,导带上方仍存在第二能隙,其宽度约为2.8eV.  相似文献   
2.
连通图的离散度是用s(G)来表示的,s(G)=max{ω(G-S)-|S|:ω(G-S)>1,SV(G)}.给出了两个完全图乘积的和一个完全图与路的乘积的离散度.还给出了两个完全图乘积的坚韧度.  相似文献   
3.
平面图形加速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面图形加速度的一种分析方法袁镒吾(中南工业大学,长沙410012)本文对于平面图形上一点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已知,另一点的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也均已知,需求平面图形的角加速度的情形,提出了新的分析方法.较之文[1]更为简便.解此类问题的经典方法是...  相似文献   
4.
在200 K以下己烯(C6H12)可以在Ru()表面上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偏振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ARUPS)结果表明,己烯分子在垂直于衬底表面并沿衬底表面<>晶向的平面内,己烯分子的轴向沿<>晶向倾斜.随着衬底温度的提高,到200 K以上,己烯分解生成新的碳氢化合物.己烯分解后,πCH分子轨道能级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了0.2 eV,同时己烯中C的1s能级向低结合能方向移动了 0.3 eV.  相似文献   
5.
对油脂过氧化值测定中碘化钾饱和溶液变质和保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化钾饱和溶液是测定油脂过氧化值试验中的一个重要试剂,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该试剂放置易氧化变黄,一般现配现用,但所配溶液不能被完全使用,浪费较大。笔者经研究发现,新配制的碘化钾饱和溶液和被氧化变黄的碘化钾饱和溶液的pH值相差较大,通过调整碘化钾饱和溶液的pH值,可防止碘化钾饱和溶液被氧化从而析出游离碘,同时节约试剂成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利用溴酸盐法零电流示波电位滴定法直接和间接滴定3,5-二羟基苯甲酸的含量。操作简便,终点指示明显,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将制备的铁氰酸镍纳米颗粒(NiNP)与多壁碳纳米管(CNT)混合, 分散于壳聚糖溶液中, 形成一种新的纳米复合成分(NiNP-CNT-CHIT), 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 新复合膜体现了NiNP和CNT之间的协同作用, 由于CNT的良好的传递电子性能, 促使NiNP催化氧化还原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此NiNP-CNT-CHIT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在较低电位下对过氧化氢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 与NiNP-CHIT膜比较, 测定H2O2的灵敏度增大了50倍. 通过戊二醛在电极表面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备了一种新的葡萄糖传感器. 该传感器在-0.2 V下对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0.05~10 mmol/L, 检测下限为10 μmol/L.  相似文献   
8.
用同步辐射角分辨偏振紫外光电子谱对K/Ru(1010)面上吸附分子轨道的对称性测量发现:结合能在11、.2eV的CO-4a1(4σ)分子轨道对s偏振光(在沿〈1210〉的人射面)是禁戒的。结果表明由于K的强烈影响,CO的分子轨道重新排列(sP^2杂化)。依据选择定则和分子轨道的对称性6说明,sp^2再杂化的CO分子吸附的桥位取向是〈1210〉晶向。  相似文献   
9.
开展了稠油层内水热催化裂解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先导实验,五口井平均周期单井增油653 t,稠油初期降黏率达79.8%,措施14周后降黏率仍大于62%。利用Brookfield DV-Ⅲ黏度计、ElementarVario EL III元素分析仪、Knauer K-700蒸气压渗透仪、Agilent 6890N气相色谱仪和EQUINOX 5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措施前后稠油的物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层内水热催化裂解后稠油黏度及平均分子量减小、轻烃含量增加、重质组分含量减少、氢碳原子比增加、杂原子含量减小。稠油层内裂解反应受催化剂体系、高温水及储层矿物因素控制,催化剂是促进稠油裂解的主要因素,供氢剂及分散剂等助剂有助于提高裂解效果,高温水的酸碱性质及储层矿物对稠油具有催化裂解作用。多因素协同作用下使稠油发生脱侧链、分子链异构、断链、加氢、开环、成环、脱硫等系列反应,使得稠油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物质,降低了稠油黏度,改善了稠油品质,证实该技术在现场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以对硝基苯酚(4-NP)为对象,采用非印迹聚合物(NIP)库筛选法选出乙烯基咪唑为最佳功能单体,通过实验选出乙腈为最合适的聚合溶剂、三甲氧基丙基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固相萃取进行了优化,用pH=2.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上样、体积比为45∶55的乙腈和磷酸盐缓冲溶液淋洗、甲醇洗脱条件下,聚合物具有最佳印迹效果。4-NP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观吸附量达到5.8 mg/g。该印迹聚合物对4-NP及其结构类似物苯酚和对氯苯酚的萃取回收率分别为96.0%、78.8%和77.8%,表明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还成功地用于自来水样品中4-NP的固相萃取,回收率达到93.1%。由此可得该方法快速、有效,可用于分子印迹聚合物优化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