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不同阳离子和不同阴离子对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reptococcus salivariussub sp.thermophilus)谷氨酸脱羧酶活性的影响以及NaNO3对不同蛋白质浓度的谷氨酸脱羧酶活性的影响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中性盐对谷氨酸脱羧酶活性的影响不是由于增加蛋白质亚基间的疏水作用引起的,而可能是由中性盐对谷氨酸脱羧酶活性的弱抑制作用与中性盐增加了谷氨酸脱羧酶的胶体体系稳定性共同作用所致,同时还可能与中性盐降低了反应体系CO2的溶解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油甘油三酯中的脂肪酸位置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赵海珍  陆兆新  别小妹  吕凤霞 《色谱》2005,23(2):142-145
 建立了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猪油甘油三酯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其位置分布的方法。利用sn-1,3位专一性脂肪酶对甘油三酯sn-1,3位上的脂肪酸进行水解,形成sn-2位甘油单酯和游离脂肪酸;之后,通过甘油三酯中脂肪酸总含量和sn-1,3位上脂肪酸含量之间的差值计算出sn-2位上的脂肪酸含量。利用2-溴苯乙酮仅同游离脂肪酸作用的特点,将脂肪酸酯化为苯乙酰甲酯,然后进行HPLC分析。分析所用色谱柱为ZORBAX SB C18柱,以十七酸作为内标,甲醇-乙腈-水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为甲醇-乙腈-水由80∶10∶10(体积比,下同)在35 min内线性变化到86∶10∶4,然后在5 min内恢复到起始比例,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通过测定苯乙酰甲酯在254 nm处的吸光度值来测定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猪油甘油三酯中的脂肪酸主要是棕榈酸和油酸(分别占总量的26.61%和43.18%),其中油酸主要分布于sn-1,3位上,而棕榈酸分布于sn-2位上。这些测定结果与传统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相吻合。该方法简单可行,省去了传统测定中费时的薄层色谱分离步骤,可成为一种有效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脂肪酶酸解猪油制备减热量型功能性脂;猪油;酸解;固定化脂肪酶;辛酸;功能性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