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经5步反应、以9%的总收率合成了一种含生物素修饰和光亲和标记的异戊烯侧链功能探针分子, 初步考察了反应条件下该探针分子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S 2.399粗蛋白的相互作用; 生物素印迹分析结果表明, 酵母中多种蛋白被探针分子修饰, 为进一步开展化学蛋白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尝试4种形成焦磷酸键的方法合成了5种结构新颖的新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类似物.初步考察了类似物的生物活性,发现苹果酸酶和醇脱氢酶以类似物3b和3d为辅酶时,活性只有以NAD为辅酶时的13%~30%;而以类似物3a,3c和3e为辅酶时,这些酶的活性均极低.  相似文献   
3.
新型四硫富瓦烯硫杂冠醚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度稀释条件下, 经4,5-二溴甲基-1,3-二硫杂环戊烯-2-硫酮(7)和多缩乙二醇的1,ω-二巯基衍生物的缩合反应, 方便地合成了4,5-位带二硫杂冠醚残基的2-硫代-1,3-二硫杂环戊烯的衍生物8a8d, 中间体硫杂冠醚8c8d的合成中有明显的“模板效应”. 在亚磷酸三乙酯存在下, 8a8d经自偶联生成新型的对称双臂四硫富瓦烯(TTF)硫杂冠醚衍生物10a10d, 而与4,5-二甲硫基-1,3-二硫杂环戊烯-2-酮(9)经交叉偶联生成新型的非对称单臂四硫富瓦烯硫杂冠醚衍生物11a11d.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上述目标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和离子传感性质.  相似文献   
4.
具有纳米尺寸的四聚四硫富瓦烯大环冠醚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碘乙基)醚和2,3-二氰乙硫基四硫富瓦烯衍生物作为起始原料, 采用腈乙基保护与脱保护技术, 通过多步反应以较好的收率合成了两个纳米结构的大环四硫富瓦烯冠醚5a~5b. 通过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化合物4b5b的电化学性质, 并用1H NMR谱研究了5b与[60]富勒烯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5b存在环结构效应, 与[60]富勒烯有一定程度的电荷转移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苹果酸酶(ME)辅酶结合域L310、Q401、L404饱和位点突变库与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类似物库的高通量筛选,研究了苹果酸酶结合域位点对NAD+及其类似物(B1~B7)催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突变后酶ME-Q401H/L404T对类似物B4的kcat/Km是野生型酶的50倍;突变后酶ME-L310M/Q401N对类似物B4的kcat/Km是野生型酶的16倍,对类似物B3的kcat/Km是野生型酶的5倍,因此通过对结合域定点突变,NAD+类似物的催化活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