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由于昆虫信息素研究的需要,我们曾于1979年合成了顺、顺、顺-3,6,9-二十碳三烯(1)和顺、顺、顺-3,6,9-二十一碳三烯(2),最近Conner等报道,1和2为鳞翅目昆虫信息素组分,并发表了以亚麻油酸及亚麻油醇为原料的合成路线。本文报道我们的合成路线,以丙炔醇为原料,经2-戊炔醇-[1](3),1-溴-2-戊炔  相似文献   
2.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是远东地区重要蛀果害虫之一,在我国北方水果产区危害亦十分严重,有的果园虫果率高达50%。此虫危害苹果、梨、枣等。由于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不易掌握,用黑光灯及糖醋水诱捕均无效。目前用查幼虫、查果实上虫卵的测报方法,既费工费时、又不太准确。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测报方法,应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测报,方法简单、也便于推广使用。1977年日本Tamaki等人从桃小食心虫雌蛾中分离并鉴定其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为顺-7-二十碳烯酮-11和顺-7-十九碳烯酮-11。本间健平等在田间试验中发现,当这两种成分以20:1混和使用时,诱蛾活性为最高。  相似文献   
3.
齿小蠹二烯醇(Ipsdienol,2-甲基-6-甲叉基-2,7-辛二烯-4-醇,1)是手性昆虫信息素.S( )对映体,它首次从齿小蠹(Ips paraconfusus Lanier)的粪便中分离出来.后来又发现其它种小蠹虫的信息素也含有这种成份.R(-)齿小蠹二烯醇是另外一种齿小蠹(Ips pini)信息素的主要组份.Mori,Ohloff 等报道三种方法合成光学活性的齿小蠹二烯醇.所用手性原料为 R( )甘油醛缩丙酮、R( )羟基丁二酸及( )或(-)马鞭烯酮(verbenone).  相似文献   
4.
二烷基(芳基)二硫代磷(膦)酸是指结构式为的化合物(式中R_1和R_2为脂族烃基或芳基)。它们是合成有机磷农药、润滑油添加剂、浮选剂等的最重要的中间体。这类化合物与其他类含有巯基(—SH)的化合物,如硫化氢、硫醇、硫酚及硫羟酸等,在化学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极易和各类不饱和化合物进行加成反应。目前这一反应已成为制备二硫代磷(膦)酸酯类的主要方法之一。近10余年来关于二烷基(芳基)二  相似文献   
5.
刘孟英  阎忠诚 《化学学报》1981,39(6):541-545
利用香叶基氯、6,7-环氧香叶基氯与巯基乙酸酯类的缩合反应,制得了10个新的萜烯硫醚类化合物:6,10-二甲基3-硫杂十一碳5,9-双烯酸酯(3a,b,c,d,e)和6,10-二甲基9,10-环氧3-硫杂十一碳5-烯酸酯(4a,b,c,d,e).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