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用数字方法产生阻尼振荡波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应用数字方法获得阻尼振荡波形的实验方案.采用一个D/A转换器的输出作为另一个D/A转换器的基准电压,实现了正弦波和指数波形在硬件上的相乘.采用此方法生成的阻尼振荡波形基波频率f与衰减时间常数τ之间完全独立可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吉林夹皮沟金矿带的成矿期次,利用稀土元素的示踪性,对夹皮沟金矿带含矿石英脉、花岗岩及变质地层斜长角闪岩等21个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含量测定。测定结果表明,石英脉ΣREE=19.12×10-6~147.57×10-6,δEu=0.61~1.22,平均值0.89,具弱的负Eu异常;太古代花岗岩ΣREE=121.40×10-6~157.32×10-6,δEu=0.87~1.09;中生代花岗岩ΣREE=69.78×10-6~90.95×10-6,δEu=0.94~1.02,LREE/HREE比值分别为11.51~14.12和14.16~16.73,后者轻重稀土分馏程度略高于前者;变质围岩ΣREE=22.40×10-6~275.86×10-6,δEu=0.75~5.79,平均值2.30,具明显的正Eu异常。三者都具有轻稀土富集的平滑稀土配分模型。结合其区域地质背景、流体包裹体和稀土元素特征,得出夹皮沟金矿存在两期成矿作用,分别对应于太古代成矿花岗岩岩浆作用及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岩浆作用。太古代首次富集成矿,中生代燕山期叠加成矿并扩大成矿规模,成矿时代分别为2475~2469 Ma和170~160 Ma;结合稀土特征研究及包裹体研究,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流体为主,遭受轻微地层变质热液混染,中生代成矿流体混染作用更强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