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篇
物理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孙越  刘懿  冯春梁 《大学化学》2007,22(4):44-46
以葡萄糖-水为体系对传统的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进行了改进,以低温小钢珠代替晶种,建立了一种控制过冷深度的有效方法;利用干燥的方法解决了葡萄糖样品中结晶水不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与氧化邻苯二胺合成 2 ,3 二氨基吩嗪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首先是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邻苯二胺合成了氧化产物 ,并且对反应条件、酸度 ,温度 ,邻苯二胺 ,过氧化氢与辣根过氧化物酶不同的摩尔比等进行了研究。用紫外 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以及元素分析法对该产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其产物为 2 ,3 二氨基吩嗪。然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根据Michaelis Menten(M M )方程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化氢氧化邻苯二胺反应 ,选择了最佳实验条件 ,确定了最大吸收波长λ =4 4 6 3nm ,pH =4 85和反应温度t=2 2℃ ,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从而确定了体系的反应级数 ,其结果表明 ,这个反应可以视为单底物反应进行处理 ,并且在实验和理论方面作出了论证 ,并且还求出Km =6 0 2× 10 - 3mol·L- 1 ,vm =7 2× 10 - 2 ΔA·min- 1 。  相似文献   
3.
含有偶氮苯和1,3,4-噁二唑结构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聪  于世钧  张跃  王璐  冯春梁  靳奇峰 《应用化学》2010,27(10):1138-1143
合成了同时含有偶氮苯和1,3,4-噁二唑结构的新型共轭聚合物(LPOXD),采用FT-IR、UV-Vis、1H NMR、GPC、TGA和DSC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所得共轭聚合物的特性粘数为0.02960 L/g,Mw和分子量分布指数PDI分别为8500 g/mol和1.55。 质量损失5%的温度为290 ℃,Tg为92.8 ℃。 长烷氧基侧链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LPOXD在氯仿和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循环伏安对LPOXD的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LPOXD中偶氮苯发生反-顺异构化;350 nm光激发下,LPOXD在蓝紫光波长范围内发射荧光;循环伏安测试得出LPOXD最高占有轨道(HOMO)能量和最低空轨道(LUMO)能量分别为-5.96和-3.17 eV。  相似文献   
4.
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合成2,3-二氨基吩嗪及其光谱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邻苯二胺合成了2,3-二氨基吩嗪 ,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而且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以及元素分析法对该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2,3-二氨基吩嗪。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最大隶属原则的核磁共振(NMR)波谱模糊识别原理与方法. 提出了关于核磁共振波谱模糊集合的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隶属函数. 通过建立标准谱数据库和相应的模糊识别算法,实现了核磁共振波谱的快速自动定性分析. 对苯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及对苯二酚4种化合物及其11种混合物样品的1H NMR谱进行了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在粗略找峰和隶属度阈值在0.45~0.85之间较大范围内取值的情况下,方法均给出了准确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