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化学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
高锍分选的铜精矿中的金属镍(Ni°)以合金的形式呈细小颗粒分布于二硫化三镍(Ni_3S_2)中,且Ni°的氧化电位与Ni_3S_2相差很小(△E°=0.29V),故其选择氧化溶解困难。张炬提出的盐酸羟胺沸水浴法,较好地解决了水淬高冰镍中二者的分离问题。但由于浸取过程中蓝辉铜矿发生相变,有部分铜离子进入溶液和硫化镍发生置换反应,导致Ni_3S_2溶解而使Ni°结果偏高,因而不适于铜精矿中二者的选择溶解。Семавин等人提出的硫酸铜  相似文献   
2.
镍钴化学物相分析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1973—1984年间国内外有关镍、钴的化学物相分析工作。指出,在国外,由于物理捡测方法的发展,这方面的工作有减少的趋势。在国内,冶金产品的物相分析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文分硫酸盐、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金属相及价态分析六部分叙述,比较了选择浸取的条件,并涉及部分原理。文献59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