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2篇
物理学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中红外光纤技术用于口腔肿瘤在体原位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肿瘤病人存活率的重要因素,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1)基因突变;(2)生物分子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3)细胞和组织形态发生变化,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只能检测较大的肿块,组织标本的病理诊断法需在  相似文献   
2.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用于体表检测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中红外光纤法检测了2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腺体部位的体表皮肤,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多形性腺瘤、多形性腺瘤癌变及正常腺体体表皮肤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吸收峰存在差异,可以从各特征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及不同谱峰的强度比的变化来初步判定肿瘤的性质。根据红外光谱判断其中2例已经发生癌变,与病理结果一致。从红外光谱的特征来看,多形性腺瘤是正常涎腺组织向多形性腺瘤癌变转变的中间过程。  相似文献   
3.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纤光谱法用于腮腺肿瘤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红外光谱仪与中红外光纤、衰减全反射(ATR)探头联用对4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腺体体表皮肤进行了测定, 并以病人术后肿瘤标本病理观察结果为判断标准, 对良性及恶性肿瘤光谱进行了判别, 发现光谱法判别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基本一致. 实验结果表明, 正常腮腺、良性和恶性腮腺肿瘤体表皮肤的FTIR 光谱中存在显著的差异, 用相关吸收峰的峰形、峰位和峰强可以表征这些差异. 研究进一步发现, 对于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 其体表组织的红外光谱主要差别在于1500—1000 cm-1区域内峰形及峰位的改变. 根据这一区域的差异可以将恶性肿瘤分为两大类: 一类恶性肿瘤具有上述的光谱特征(如腺泡细胞癌、嗜酸细胞腺癌和腺样囊性癌等), 另一类恶性肿瘤因为类型的不同在1500—1000 cm-1区域内峰形及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同于上述的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