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化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前,将天然高分子蛋白和聚合物共混利用静电纺丝法制作各种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倍受关注。基于这种研究背景,在本文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丝素(SF)/胶原(COL)/聚左旋乳酸(PLLA)和SF/COL/聚左旋乳酸-己内酯(PLCL)两种共混复合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纤维形态结构分析,发现复合纤维形貌良好,直径较为均一。同时改变纺丝液中高分子蛋白的比例,复合纤维的直径也随之减小。此外,对复合纤维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发现随着聚合物含量的增加,复合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得以改善,SF/COL/PLCL组复合纤维的拉伸性能明显优于SF/COL/PLLA组。  相似文献   
2.
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携载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纤维屏障膜(IGF-1/SF/PLLACL),其结构和性能经SEM,TEM和XRD表征。与非载药同轴静电纺丝纤维膜在表观形貌、理化性能、生物学性能和膜屏障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了其在引导性骨组织再生中的可应用性。结果显示:纤维膜呈网状结构,IGF-1/SF/PLLACL形成芯壳双层结构;非载药纤维膜的接触角和机械强度均略高于载药组纤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载药组与非载药组纤维膜的衍射趋势与聚左旋乳酸聚己内酯晶体相似,丝素蛋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加入并未改变其相组成。3 d内IGF-1突释现象严重,之后曲线逐渐平缓,呈缓释状态;载药组细胞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非载药组高,略低于IGF-1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纤维膜均具有阻挡成纤维细胞长入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