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浓盐酸脱苯基方法合成混合二烃基二氯化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RSnPh3(R= Me3SiCH2、EtMe2SiCH2、Bu)和浓盐酸直接混合加热反应,合成了三种混合二烃基二氯化锡,通过IR,1H NMR和MS的测定,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和浓盐酸用量对该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其它方法比较,具有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环境污染小、产率较高等特点;当四烃基锡与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8,在97 ℃反应7 min,混合二烃基二氯化锡的产率大于70%.  相似文献   
2.
采用苯基(三甲基硅基亚甲基)二溴化锡和芳香酸在三乙胺存在下, 以1︰2的物质的量比进行反应, 合成了10个新的含硅混合二烃基锡化合物苯基(三甲基硅基亚甲基)锡二芳香酸酯. 利用IR, 1H NMR, 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部分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它们对某些癌细胞有较好的体外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3.
在用含微量水的苯和氯仿混合溶剂重结晶(Me3SiCH2)2Sn(OCOC6H4NO2-p)2的过程中,得到含硅二烃基锡化合物[(Me3SiCH2)2Sn(OCOC6H4NO2-p)OSn(OH)(Me3SiCH2)2]2的晶体,通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X一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表明,该化合物分子是以Sn2O2四元环为中心的中心对称二聚体结构,内环锡为5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结构,外环锡也为5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结构。  相似文献   
4.
折光法监测水溶性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立折光法在植物水溶性糖研究中的监控效果,将折光法与经典测糖法硫酸-苯酚法、硫酸-蒽酮法比较,考察其在各类纯糖溶液,以及在植物多糖提取工艺上的应用,并对三种方法彼此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等。表明:折光法测定纯糖溶液优于两种经典法(糖衍生法),测定植物多糖水提液,糖含量与折射指数值间存在着相关性,在工艺监测中起到与经典法较为一致的监控作用。折光法可用于糖类植物资源的初筛,水提工艺监控,样品糖浓度的估计等。该法省时,节约,但缺乏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苯基-二[(三甲基硅基)亚甲基]锡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成了苯基-二[(三甲基硅基)亚甲基]碘化锡及6个苯基-二[(三甲基硅基)亚甲基]锡芳香酸酯,利用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分子结构,结果显示中心锡原子为四配位的单体结构;生物活性的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含硅四烃基二锡氧烷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含硅四烃基二锡氧烷;合成;催化;酯化反应;缩醛化反应  相似文献   
7.
含硅二烃基锡(Ⅳ)邻菲咯啉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Crowe等人首次报道了六配位有机锡(Ⅳ)配合物R2SnX2L2(R=烷基或苯基;X=F,C l,Br,I或NCS;L为含O或N的有机配体)对P388淋巴白血病细胞有抑制活性[1]。以后人们合成许多二烃基锡配合物,并对基作了广泛的研究[2,3]。结果表明,二烃基锡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主要取决于烃基,混合二烃基锡化合物毒性较高,使它们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药物分子中,某个碳原子被硅取代,称为硅药(Sila-drug),其特点是能降低毒性,有时也能提高药效[6]。因此,开展对含硅有机锡化合物进行研究,对于探讨分子中引入硅原子后对有机锡化合物性质的影响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