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中基于交替归一加权残差(ANWE)算法的二阶校正方法,实现了人血浆样品中川芎嗪和替米沙坦的同时快速定量分析.当组分数N取4时,ANWE算法解析获得的川芎嗪和替米沙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士3.5%和96.8±2.0%.本文同时给出了此方法的检测限(LOD)与定量下限(LOQ),获得...  相似文献   
2.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即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与化学计量学的基于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算法的二阶校正方法相结合,尝试对血浆样中泛昔洛韦及其活性代谢物喷昔洛韦的含量进行同时定量测定.当算法选取组分数为3时,解析得到血浆样中泛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4±3.4)%和(105.1±2.3)%.结果表明该分析策略可准确可靠地实现血浆样中泛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的直接同时快速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液质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数据自动解析软件AntDAS-LCHRMS分析了4种不同干燥处理(冻干、热泵烘干、电热烘干、晒干)杜仲叶样本中的化合物。杜仲叶样本数据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采集,经AntDAS-LCHRMS软件解析,共鉴定出71种差异性化合物,经标准品验证确定40种化合物,包括环烯醚萜类、有机酸类、黄酮类、氨基酸类、核苷类、维生素类等9类物质。其中,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可识别并验证的化合物有车叶草苷、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车叶草苷酸、京尼平苷等25种化合物。层次聚类分析(HCA)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果均显示,相同处理的杜仲叶样本各自聚成一类,不同处理的杜仲叶样本可明显区分。热图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不同干燥处理杜仲叶样本中差异性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晒干处理样本中苯丙氨酸及色氨酸等氨基酸类物质的水平较高;冻干及热泵烘干处理样本中有机酸类、环烯醚萜类、糖类等含量较高;电热烘干样本中核苷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较高;黄酮类物质在冻干、热泵烘干及晒干样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和新提出的交替归一加权残差(ANWE)两种二阶校正算法分别对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数据进行解析,实现了对桔子中的噻苯咪唑直接快速的定量测定.当选取分析体系的组分数为2时,ATLD和AWNE获得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3.3)%和(103.5±4.1)%.另外,还用椭圆置信区间测试(EJCR)和品质因子,如灵敏度(SEN)、选择性(SEL)和检测下限(LOD)评估了两种算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算法能成功地用于直接分析桔子中噻苯咪唑的含量,且ANWE的性能较ATLD稍优.  相似文献   
5.
姜黄素、阿霉素和白藜芦醇对多种恶性肿瘤的治愈皆有一定的疗效,且其联合用药对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更加显著.本文采用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结合基于交替三线性分解(Alternating Trilinear Decomposition,ATLD)算法的化学计量学二阶校正法,同时对血浆样中姜黄素、盐酸阿霉素和白藜芦醇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当量测体系的组分数预估计取4时,ATLD方法解析得到的血浆样中姜黄素、盐酸阿霉素和白藜芦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4±1.1)%、(104.5±2.8)%和(103.4±4.7)%.实验结果表明,此法能够解决干扰共存和荧光光谱重叠下血浆样中姜黄素、盐酸阿霉素和白藜芦醇的直接、快速、同时定量分析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结合课题组发展的化学计量学数据自动化解析方法(AntDAS),对沙枣花初花期、盛花始期、盛花期和盛花末期4个花期中的化合物进行了分析。沙枣花样品经70%甲醇-水超声提取30 min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UPLC-Q-TOF MS分析采集化合物信息,经AntDAS解析后,共鉴定出19个差异性代谢物,其中12个化合物经对照品验证,可确定分别为L-赖氨酸、L-组氨酸、谷氨酰胺、L-蛋氨酸、L-酪氨酸、苯丙氨酸、L-色氨酸、N-甲基-L-脯氨酸、对羟基肉桂酸、水仙苷、反式阿魏酸、苦豆碱。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对不同花期的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均显示同花期的沙枣花样本聚集在一起,不同花期的沙枣花样本显示出明显区分。热图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不同花期沙枣花样本中的化合物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如沙枣花样本中多数氨基酸(如L-色氨酸、L-赖氨酸、L-组氨酸、L-酪氨酸、L-蛋氨酸)在盛花期和盛花末期中的含量高于初花期和盛花始期。该研究可为不同花期沙枣花的品质稳定性评估及后期开发应用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植物中复杂化学成分的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法快速测定人尿样中奥沙普秦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分别基于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SWATLD)和交替归一加权残差(ANWE)算法的二阶校正方法,直接快速测定人体样液中以及萘丁美酮或萘普生于扰共存下奥沙普秦的含量.利用本方法的"二阶优势",在尿液内源物质及萘丁美酮或萘普生干扰共存下有效地分辨出奥沙普秦的激发发射荧光光谱.采用SWATLD和ANW...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干燥加工方式直接影响其药用价值及经济效益。 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自动化数据分析策略,分析了不同加工方式对金银花中化学成分的影响。金银花样品经甲醇-水(8∶2,体积比)溶液超声提取30 min,两次离心后取上清液,以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100 mm, 1.8 μm)分离,乙腈-水溶液(均含有体积分数0.1%的甲酸)进行梯度洗脱。高分辨质谱选择正离子扫描模式(ESI+)并采用FULL MS/DD-MS2(TOP4)模式完成数据采集。在自动化解析方法软件平台对仪器采集的原始信号直接解析,鉴定出绿原酸、芦丁和异槲皮苜等16种差异性化合物。在化学成分解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评价了晒干、阴干、电热烘干、烘房烘干、热泵烘干和真空冷冻干燥这6种加工方式获得的金银花样品品质差异。真空冷冻干燥、烘房烘干和热泵干燥等加工方式能够获得外观特征优质的金银花。在真空冷冻干燥方式下,金银花样品中的抗氧化功能性成分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存。  相似文献   
9.
为对比分析产地对丹参中酚酸类和丹参酮类成分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QQQ-MS)同时测定来自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安徽共408份丹参中23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7种酚酸类及6种丹参酮类成分在不同产地丹参中均存在显著差异。山东的丹参样品中丹参酮类成分含量最高,四川的样品中丹酚酸B含量最高,安徽丹参的紫草酸、丹酚酸Y、丹酚酸A、丹酚酸D和丹酚酸E等的含量最高。多种模式识别方法均可用于不同产地丹参的判别分析,线性判别分析(LDA)为产地溯源的最佳模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表明不同产地丹参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不同来源丹参的质量差异标志物不仅限于丹酚酸B、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其他丹酚酸类及丹参酮类也是重要的质量标志物。该研究对全国不同主产区的栽培丹参进行多指标含量测定及建模分析,所建立的定量方法专属性强、准确高效,可为不同产地丹参的质量控制及产地判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高分辨质谱(UHPLC-HR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自动化数据分析策略,分析了信阳地区乌牛早、舒茶早、白毫早、平阳特早、陕茶一号共5个茶树品种的化学成分差异.采用自动化解析方法软件平台对仪器采集的原始信号直接解析,共鉴定出生物碱、儿茶素、酚酸、氨基酸、核苷及黄酮类物质等33种差异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