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2篇
  免费   1497篇
  国内免费   1599篇
化学   2417篇
晶体学   139篇
力学   2134篇
综合类   103篇
数学   1572篇
物理学   649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550篇
  2013年   636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593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691篇
  2007年   729篇
  2006年   691篇
  2005年   647篇
  2004年   546篇
  2003年   531篇
  2002年   417篇
  2001年   371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326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6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4篇
  1971年   6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氧化二铋(Bi2O3)是氧离子导电体,为了获得它的原子热振动各向同性温度因子,对该粉末晶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建立了晶体结构模型,利用Rietveld 精修方法的RIETAN-2000 程序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了晶体结构精修,通过最大熵方法(MEM)解析得到了粉末晶体的等高电子密度分布三维(3D) 和二维(2D)可视化图谱。结果表明,各原子Bi(1)、Bi(2)、O(1)、O(2)和O(3)的原子热振动各向同性温度因子分别为0.004 938 nm2、0.004 174 nm2、0.007 344 nm2、0.007 462 nm2、和0.007 857 nm2,等高电子密度分布的可视化,进一步验证了晶体结构模型和原子位置的准确性,这些参数对研究晶体材料的热性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有限元法对单面柱局域共振声子晶体进行带隙特性分析,研究了结构参数对该类型声子晶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散射体高度的增加,单面柱声子晶体的第一完全带隙的起始频率逐渐降低,带宽逐渐增大;随着基板厚度的增大,单面柱声子晶体的起始频率逐渐升高,截止频率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在经典单面柱声子晶体的基础上,组合了两种新型的三组元单面柱声子晶体结构:嵌入式单面柱声子晶体(以下简称结构Ⅰ)和粘接式单面柱声子晶体(以下简称结构Ⅱ)。通过对其带隙特性的分析得出:这两种新结构与经典的单面柱声子晶体相比,都具有更低频的带隙,这对于低频减振降噪是非常有利的。本文的结果将对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陈云  张萍萍 《化学教育》2022,43(5):96-101
从高中化学原子、分子等抽象性的知识教学出发,以防晒霜的防晒效果实验探究为例,探讨了现代分析仪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利用现代分析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结合紫外线变色球实验探究防晒霜的防晒效果,分析并认识防晒霜中化学防晒的机理。结果表明,防晒霜的厚度越大、SPF越高,防晒霜的防晒效果越好,并且防晒霜的防晒效果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不同类型的防晒产品存在一定差异。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现代分析仪器的应用,为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在改变学习方式、拓宽学科知识领域、推动自身全面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给定2个图G1G2,设G1的边集E(G1)={e1,e2,?,em1},则图G1G2可由一个G1m1G2通过在G1对应的每条边外加一个孤立点,新增加的点记为U={u1,u2,?,um1},将ui分别与第iG2的所有点以及G1中的边ei的端点相连得到,其中i=?1,2,?,m1。得到:(i)当G1是正则图,G2是正则图或完全二部图时,确定了G1G2的邻接谱(A-谱)。(ii)当G1是正则图,G2是任意图时,给出了G1G2的拉普拉斯谱(L-谱)。(iii)当G1G2都是正则图时,给出了G1G2的无符号拉普拉斯谱(Q-谱)。作为以上结论的应用,构建了无限多对A-同谱图、L-同谱图和Q-同谱图;同时当G1是正则图时,确定了G1G2支撑树的数量和Kirchhoff指数。  相似文献   
5.
AD = 1 position-dependent mass approach to constructing nonlinear quantum states for a modified Coulomb potential is used to generate Gazeau–Klauder coherent states. It appears that their energy eigenvalues are scaled down by the quantum number and the nonlinearity coefficient. We study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these states, which are found to be undefined on the whole complex plane, and some details of their revival structur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Guang-Tai Xue 《中国物理 B》2021,30(11):110313-110313
We study the effect of waveguide thickness variations on the frequency spectrum of spontaneous parametric down-conversion in the periodically-poled lithium niobate on insulator (LNOI) waveguide. We analyze several variation models and ou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ckness variations in several nanometers can induce distinct effects on the central peak of the spectrum, such as narrowing, broadening, and splitting. We also prove that the effect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variations can be canceled and thus lead to a variation-robust feature and an ultra-broad bandwidth. Our study ma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n-chip photon sources in the LNOI platform, as well as opens up a way to engineer photon frequency state.  相似文献   
7.
高端芯片制造所需要的极紫外光刻技术位于我国当前面临35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之首.高转换效率的极紫外光源是极紫外光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采用双激光脉冲打靶技术实现较强的6.7 nm极紫外光输出.首先,理论计算Gd18+—Gd27+离子最外层4d壳层的4p-4d和4d-4f能级之间跃迁、以及Gd14+—Gd17+离子最外层4f壳层的4d-4f能级之间跃迁对波长为6.7 nm附近极紫外光的贡献.其后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双脉冲之间延时的逐渐增加,波长为6.7 nm附近的极紫外光辐射强度呈现先减弱、后增加、之后再减弱的变化趋势,在双脉冲延时为100 ns处产生的极紫外光辐射最强.并且,在延时为100 ns处产生的光谱效率最高,相比于单脉冲激光产生的光谱效率提升了33%.此外,发现双激光脉冲打靶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弱等离子体的自吸收效应,获得的6.7 nm附近极紫外光谱宽度均小于单激光脉冲打靶的情形,且在脉冲延时为30 ns时刻所产生的光谱宽度最窄,约为单独主脉冲产生极紫外光谱宽度的1/3.同时...  相似文献   
8.
Fluoride anion (F?) affects environmental,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significantly. Therefore, its detection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nd sensitive, effective, and convenient probes for F? detection need to be developed urgently. In this work, two perylene tetra-(alkoxycarbonyl) (PTAC) based colorimetric and ratiometric probes, P1 and P2, were developed for the detection of 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F? and these two probes were investigated by absorption, electrochemistry, 1H NMR, and density functional methods. Both the two probes were complexed with F? with a ratio of 1:1.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P1 and P2 were 0.22 μM and 0.87 μM, respectively. It was worth noting that the absorption peak of P1 showed a 190 nm red shift when sensing F?, and P1 is the largest red shift value reported in F? probes based on PTAC derivatives. This phenomenon was resulted from the unique configuration and deprotonation of P1 that can promote the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ICT). This strategy provides an examp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on probes based on D-A type ICT mechanism.  相似文献   
9.
许林楠  林泓  钮冰  邓晓军 《分析测试学报》2019,38(11):1400-1406
植物油品质检测技术中,以光谱技术为代表的更为简单方便、快速而不失准确性的无损检测技术为市场所需要。该文从植物油组成成分、市场售卖植物油掺假现状两方面对植物油的品质相关指标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荧光光谱技术、紫外光谱技术等不同光谱技术在植物油品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光谱技术在植物油品质检测发展中的瓶颈,并对光谱技术在植物油品质检测中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